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贾也|舆论众生相:俗气与戾气齐飞,谎言共真相一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08:00: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鉴|锐眼观天下,毒舌鉴是非。↑点名关注



  
  导语
  舆论众生相,看似“俗气与戾气齐飞,谎言共真相一色”,其实,这些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表象。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这个社会本身。
  1
  
  大家都想听自己喜欢的话,观众的质量决定了演员的水平。正因为如此,演员们使出“洪荒之力”迎合观众的口味:“杰出青年”白岩松更是转型为国家级“段子手”,提供大家一份“番茄炒鸡蛋”大餐;“网红鼻祖”凤姐通过《知音》脑补成“生活导师”,开始传授“国民老公”王思聪人生经验;甚至共青团中央官微为接地气,化身为小粉红“超级”大V,血气方刚,大显杀伐之气……大家喜闻乐见,纷纷给跪膜拜了!
听众有重口味,也是轻口味的,最好就是讲究点心灵的感悟,或者分享生活中琐碎,飘着速溶“鸡汤”的味道,于是“鸡汤文”泛滥成灾,翻开微信微博一看,各种“婊”字辈的文章刷爆了屏,圣母婊、绿茶婊、心机婊、努力婊、弱者婊、贱人婊……一副“争相戴婊”的场面,各种么么哒,各种萌萌哒……很多人竟把廉价的“鸡汤”当作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将自己灌得不知东西,深信不疑,你还能提醒他们,他们还真会跟你生气,拉黑取关,甚至约架大干一场。
  而那些以笔为针,一针见血;以文为刀,刀刀入骨,不断地往思维的深渊里挖,想洞穿事件真相,公正、客观、深刻的内容,他们便说,你这是犯了“直八病”,没有人叫你说真话,你累不累?这些清醒者们批评一下日益严重的“乌合之众”之气,就是一二三四五,关掉页面,取消关注;痛斥一下日益横暴的公权力,也是五四三二一,销掉账号,关进黑屋。
  于是,舆论场的生态恶化成“爆照卖萌金腰带,干货科普无尸骸”的局面,大家根本没心情去了解事件真相,表达理性观点。
  
  整个舆论空间,充塞着俗气,只有无节操的狂欢,顺带一些用“快饮”来解渴,就像大网易跟帖里别有深意的、口熟能详的“来一瓶营养快线”一般。
  当我们再去围观坊间舆论,不少人的大脑已严重洗残,处于典型性“精分”状态:一会儿愤世嫉俗,痛骂体制,各种无官不贪,各种无商不奸……人人无恶不作;各种道德沦丧,各种世风日下……恨不能打破旧世界再造新世界,此情此景貌似革命一触即发了。一会儿又尽显皇民本色,情不自禁地充当起“野生锦衣卫”的角色,各种深扒、撕逼、吊打……从周子瑜到戴立忍,再从戴立忍到赵薇……个个深明大义,精忠报国;一旦出现外交危机,抵制这,抵制那,貌似要将全世界都给抵制了,妥妥地要重新闭关锁国了。但是,鸡血狂打,除了煽动情绪之外,对解决问题毫无卵用。
  有人说:当今的舆论很蠢,很LOW逼,但舆论从来都不蠢,利用舆论收益的人比谁都精,蠢的都是那些被舆论洗脑利用的木偶。
  舆论场中受众早已如同被线牵着木偶般,他们需要的是情绪,而非思考,然后带着这股情绪,开始“党同伐异”式的杀伐,进入各种撕逼,动辄就破口大骂:你骂我美分,“美分死全家”;我骂你五毛,“五毛死全家”,反正大家都要死全家的。
  凡是关乎人性的东西,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特定情形不同换了一种形式表达而已,而背后的欲望相通,人们都想表达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处在一个自认为“站队正确”的群体之中,而是别人列入异端杂种。这些持不同观点的人群之间互相攻讦,恨不能立刻送对方去见上帝,从来都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欧洲历史上,信奉同一个上帝的清教徒一样,也会被迫害得远涉重洋,去往美洲大陆……只不过,在中国更为严重一点罢了。
  2
  舆论众生相,看似“俗气与戾气齐飞,谎言共真相一色”,其实,这些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表象。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这个社会本身,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矛盾,这些日益激化的矛盾会通过舆论呈现出来,经过一定的斗争和演变,推动事件的发展,往了好去,就是化解矛盾;往坏了说,可能就会激化矛盾。
  那么,目前中国的舆论环境,为何如此之差?偏激、暴戾、Low逼、粗俗……尽显乌合之众的特色?原因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目前处于国内急速转型期,社会阶层对立,两极分化严重,各阶层的民间充满了无奈与愤怒的情绪,都在努力寻找宣泄的口子;另一方面是常年的阶级斗争教育和民粹主义盛行使然,即使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但阶级斗争这根弦却永远留在国人内心,这根神经一直绷得很紧,时常会间歇性发作,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少不了各种民粹思潮泛滥,仇官仇富的思维一时半会是无法消弭的。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之下,有意无意的反智愚民,将民众的矛盾化作民粹的民族主义,你根本不知深渊在哪!只要看看某些官方文章就可以一斑窥豹。
  当然,最最直接的原因不外乎是舆论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使舆论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各种声音开始潮涌,很多人都希望别人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无不想方设法一鸣惊人。可以这么说,言论自由的权力甚至在快速地私有化,尽管国家在言论上加强管控,有了相关的法律约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论的发表几乎是零门槛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言论自由的名义下,借助现代传媒的推力,将自己的观点毫无保留又能让个人真实身份极为隐秘地进行散播。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家是没有机会发声的,话语权是被官方所垄断的,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那时大家对《人民日报》的某篇社论奉若“定国是诏”般,无不弯下了精神上膝盖,根本不会有一丝的怀疑,因此言论流传不存在其它途径,除非是民间零零星星的押着韵的谣诼。
  
  这是一个从鸦雀无声到众声喧嚣的过程,正是在这样话语权“去中心”的过程中,舆论如同一条河流,当你参与进去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那些舆论影响到什么程度,你也不知道原先的河流是什么的样子,你会随波逐流地偏离真相,就算是当事人,他的认知价值观错误,也会让自己错误变成正常,何况你不是当事人,但是人就这样,都想加入某个群体之中,形成一种“大合唱”,取得一种共同心理体验,防止自己被人群所孤立,从而放弃自己本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也正是这样,当下舆论场显示出“乌合之众”的本色。
  乌合之众的特色,无非就是:一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因这种恐惧而生的对虚假权威的盲从;二是对无能的愤怒,和因这种愤怒而生的对不劳而获的渴望;三是对八卦的热衷,和因这种热衷而生的对基本逻辑的践踏。这种群体心理,反应到舆论场,自然是俗气与戾气成“最强”气质。
   叔本华如是说:“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而愚人们——也就是各个时代数不胜数的大多数人——也做着恰恰相反的同一件事情!”人是如此,事亦是如斯,诚如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
历史的本相却告诉我们: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喧嚣,返身于己,独自思考,即使表现得像独立特行的猪一样,但至少与庸众保持了距离,保持了清醒,才会显示出自己处于这个时代下,怒而不冲、温而不屈、孤而不倔的本相。
  
  结语
  舆论众生相即是社会众生相!
  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荒谬的人生并非时代造成的,而恰恰是我们自己!
  
  每日观鉴∣独立、理性的观点



  
  微信号:观鉴 微信ID:meiriguanj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2 10:02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