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全球化之后出现逆全球化,人们似乎也在移动互联网深度普及之后,开始出现抗拒移动互联网的情绪。
6362957271533203765063229.jpg (21.41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为什么连周和泰这样的“评论狂魔”,都越来越少打开微信公号了?
2017-5-6 19:53 上传
6362957271542563781333217.jpg (20.74 KB, 下载次数: 15)
6362957271559723819047604.jpg (36.38 KB, 下载次数: 8)
6362957271576883847761990.jpg (33.11 KB, 下载次数: 15)
6362957271586243864031978.jpg (23.18 KB, 下载次数: 12)
6362957271597163883531211.jpg (22.07 KB, 下载次数: 3)
@Healer:因为太多了,眼花缭乱,通常喜欢的都置顶了。 @李颖:公号内容太多太长了,刷微博更方便点。 @夏若特和树:因为号太多,希望公号也可以分组。 @不污先生:红点点太多,反正也看不完。 @Sebastien:信息太多,懒得选择……然后就懒得看……想看严肃话题,但是觉得手机不是用来看严肃话题……太长,懒得刷,然后就干脆不看了…… @李尚瑾:关注太多了,感觉自己日理万机,心累,不想打开。
@刺猬:太忙,看的号都收缩成两个类型,一个是与个人兴趣爱好相关的,一个是工作相关。 @南风:关注太多,没时间,信息重复,不乏标题党。 @玉鉴田:关注了 200 多个号,每天时间有限,看不过来。
@宋北北:一些公号内容重复读太高,标题审美疲劳。 @Mildred:主要还是内容不行,同质化严重。好的号我还是会留着看的。有些文章看看标题就饱了。 @Gufra:内容同质化严重,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公众号可以看到五六次。
@杨书伟:因为不深入人心,好多都是套路。 @老北京: 300 多个公号,除了几个主要内容做的很好很有深度的看之外,其他都不看了内容做的不好,看感觉浪费时间。 @闪闪:1,越来越多的公号同质化严重,甚至是直接洗文,内容堪忧;2,很多文章是标题党,只是吸引眼球,内容不好。 @The Bliss:是因为很多内容都是为了能保证每天发硬凑出来的,或者一个话题转发来转发去,这样就觉得不值得打开了。 @阳光零落指尖:文章好长都看好累,眼睛酸。 @rabbit:有的公众号看久了,已经知晓它的宣传点大概就那么几类,内容再换也提不起兴趣,或许这也是手机媒体的短板。内容长了人不想看,短了又缺失内容。
@Gufra:标题党你骗我一两次可以,三四五次我还会上当? @一块夹心:内容没有insight。标题太长,看完标题都不知道重点是什么。 @Spotlight:一是很多公号看到标题就明白想说什么,没兴趣点开;二是公号提供的内容,很多时候并不如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吸精,通知栏新闻比公号文章更吸引我。
@Odd:获得消息途径太多,不想点开。 @杨翘楚:如果变成微博那种信息流,还会再打开。现在每篇文章藏的都太深了,步骤太多了。 @沿着你的轨迹飞翔:不想陷入碎片化阅读的陷阱呗,严格来说就是自己不想养成浅阅读和走马观花的习惯,还是要多多思考,做札记和标注!而公众号提供的可能性小。 @惊鸿: 90 后的喜新厌旧。
@Veronica_N:大多数文章太烂了,我不想浪费时间,不想浪费做事的时间,不想浪费玩耍的时间,不想浪费休息的时间,不想浪费活着的时间。 @不结冰的江公子:有的纯粹浪费时间啊,有的内容太重复,还有就是,真的想放下手机做点别的事情。 @阔少颖:慢慢发现还是看书更能让心平静。 @周健:远离手机,回归自然。 @[马头]:信息爆炸,需要清净。 @永鱼:微信都不太想用了。 @Luzy:朋友圈就够了,谁能帮我把朋友圈关了。 @0.9:没有一定要看的理由。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4 21:33 , Processed in 0.091005 second(s), 1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