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剖析“土家烧饼”神话破灭的根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2:5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乎是一夜之间,“土家族烧饼”、“土老冒烧饼”、“土家烧饼大王”、“掉渣烧饼”、“土掉渣烧饼”、“掉馅的烧饼”、“土家西施烧饼”等打着各种品牌,并冠以“东方式比萨”广告语、拥有相似店招、售价2元一个的烧饼店遍布武汉、重庆、合肥、南京、北京、济南等各大中城市,引得人们争相排队品尝,就连口味偏甜讲求清淡的上海人,也摒弃矜持,咬起了充满葱花味、一咬油腻腻香喷喷的烧饼”!<p>  土家烧饼旋风式的风靡,给传统烧饼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三毛钱一张五毛钱两个的烧饼铺子不知所措。“难道变了天,没有我们的生路了?” “流传了数千年的煎饼卷大葱还有生存空间吗?” 山东的煎饼铺子似乎也感同身受。<p>  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2005年“烧饼皇后”湖北姑娘晏琳首推以翠竹、红线、簸箕为主要素材饱含土家族特色的“掉渣烧饼”后,安徽老板徐元宏、上海新道耿伍德等,各出奇招,将“土家”文化做了进一步的演绎。然而,2006年2月中旬,位于上海天钥桥路、合肥芜湖路上的两家土家烧饼铺子的摘牌倒闭,似乎开始预示着土家烧饼的退热——商家没有钱赚了,消费者尝鲜的热情开始褪却!而淘宝网、易趣网等网站上以3000元、100元、80元甚至38元的价格公开叫卖土家烧饼的配方、设备材料供货商名录、店头设计标准等系列文件资料,似乎更进一步注定了“土家烧饼”走向衰败。到了4月,上海、南京等地更多的土家烧饼店纷纷挂出了“本店转让”、“设备转让”等免战牌。而2006年春节前夕,各加盟商向晏琳追讨“加盟费”,使得晏琳感叹“最后结果,大家谁都没得做”,预言成真!<p>  自2005年年中至2006年初,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灵感和素材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风味的烧饼即经历了大开大阖式“变局”,由起点加速度起跑,盛况空前,然后催生各式土家烧饼“百家争鸣”遭遇尴尬,接下来则嘎然熄火,土家烧饼黯然落败。比之上海的“巴比馒头”和“比巴馒头”之争,真假“阿丫丫”、当年VCD的疯狂,土家烧饼似乎创下了“最短命”纪录。<p>  在这里,卓跃咨询总结和分析土家烧饼大起大落的原因,对整个行业,对类似产业无疑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p>[h]“土家式”经营,初具营销雏形[/h<p>  从湖北姑娘晏琳推出“掉渣烧饼”的整体表现,以及通过网络流传出来的格式土家烧饼“操作方案”等信息不难看出,经营者已经有意识地贯彻或按照懵懂的营销思想进行操作。具体看来,有如下体现:<p>  第一,采取特许加盟商连锁经营。<p>  无论晏琳的“掉渣烧饼”,还是其它各类烧饼,都采取了较为普遍的特许加<p>  盟连锁授权经营的业务操作模式。授权方收取加盟费用,被授权方获得品牌使用、技术配方、业务经营指导和人员培训等。<p>  第二,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元素,试图进行规范化执行。<p>  以翠竹、红线、簸箕、草藤为主要素材,形成了企业特有LOGO,彰显出一种浓郁的土家乡村风味,显得干净、整洁、大方,蕴含特有的民族气息,亲切感倍增,这是“掉渣烧饼”独特品牌外延的形象。其他烧饼品牌或沿用或效仿、或多或少截取了相似的元素各自为我所用。同样,在后台操作的规范化方面,包括厨房设备的采购、烧饼配料、制作土家烧饼的流程都进行了规范化。其次,则是在管理上的规范化,不少品牌都制作了管理手册、培训手册等等。在这几个方面,无论创建人晏琳,还是上海的耿伍德,都建立了一套业务流程和规范。<p>  第三,强调灵活变通并简要的销售造势。<p>  在晏琳第一家店开业的时候,她自己在店门口设置了POP广告,并印制宣传<p>  单,除了自己上街头散发,还就近从武汉大学雇了一些学生帮助散发。这是比较原始的销售造势的创意。而网上传播的不同土家烧饼“大揭秘”资料更能够体现出营销造势的原始想法,这里选摘一些:<p>  “注意事项和制作经验”:<p>  1、店面选择在学校或客流量大的地方;<p>  2、前几天叫朋友过来助助人气,排个队;<p>  3、店面前有人来买饼的时候不必太快给饼,可以叫顾客稍等;<p>  4、最好备个小烤炉,空的时候多做点保温,忙的时候应急;<p>  5、看各地的口味,配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适当调整;<p>  6、可以采用多加榨菜等办法来吸引顾客;<p>  7、如果竞争厉害可以把饼做小,肉馅不变,那味道会好很多;<p>  8、采用送礼品或其他的营销方法来吸引顾客。<p>  第四,从法律上试图规避风险并设立竞争对手进入门坎。<p>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确保自身收益,晏琳将“掉渣烧饼”向工商局递交了商标注册申请。自武汉引入上海土家烧饼后,耿伍德也将“土家烧饼大王”几个字提交了注册申请。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尝试着做一个长远品牌,建立一个持续盈利的机制,希望能够有效防止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试图规避恶意的竞争。<p>  然而,工商注册申请与审批还有一定的时间的公示、审查和批准的周期,一般需要18个月,而红红火火的市场和众多的跟随和模仿者却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11-5 22:19 , Processed in 0.183011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