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长虹赵勇并购美菱电器到底谁拯救了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8: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受“科龙危机”牵连的美菱电器,因被纳入长虹这一大豪门,经营危机似乎得以缓解。但长虹并购美菱,赵勇在骨子里是想借美菱的品牌,突破“长虹白电”的战略困窘 <p>  近日,赵勇斥资1.45亿元价格收购合肥美菱总股本的20.03%。 <p>  长虹的入主,似乎为这些年历尽沧桑的美菱找到一个好婆家,长虹拯救了美菱。 <p>  在中国传媒高歌长虹战略胜利的一片欢呼声中,我认为这个并购本身并无太多新意,我关注的是赵勇并购美菱的真正意义也是在拯救长虹。至少,在进军冰箱等白电市场后,收购安徽的美菱,意味长虹的空调及白电产品多了一个生产基地,有助于打造一个横跨信息家电、IT、通信、网络等多产业的3C“大长虹”。   <p>  “中驹”VS“上驹” <p>  长虹多年执彩电之牛耳,以其技术实力、规模实力、资金实力,长虹本可以在彩电圈做的更极致,用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并以自身的核心技术向电子产业纵深发展,提高竞争者进入门槛,成为中国的“索尼”。 <p>  但长虹前领导人倪润峰崇尚的是中国家电业惯用的市场占有率导向经营模式,力图用低价形成销售规模。多年来长虹经营重心都放在打价格战上,放在用各种背离市场经济的手腕逼死同行的谋术上。长虹是国企,领导人并不贴身经营,可以不重视企业的利润和可持续竞争力,只求期内的报表好看。长虹在以低价格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模式下,无法顾及创建以技术为核心、以价值利润为主导的战略模式。 <p>  长虹屡次发动价格战,导致同行以牙还牙,在中国市场形成了只卖低档彩电的困境,导致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而国内市场有限无法消化大量低档彩电,长虹便饥不择食倾销国际市场,导致巨额货款被骗。 <p>  纵使长虹在彩电的战略单元里取得巨大市场占有率,但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率,这一点长虹心知肚明。为改变这困境,长虹开始进军空调,希望在白色家电以空调作为核心业务,谋求彩电之外的另一盈利战略单元。遗憾的是,长虹彩电固有的价格战导向的经营作风很快就移植到空调。 <p>  从品牌的角度看,长虹彩电在中国很有竞争力,但在空调业竞争力就相对一般。因为空调业强手之多,实力之强远远超过长虹在彩电行业的对手。长虹空调不上不下,夹在中间十分的尴尬。长虹等于在空调战场上,以自己的“中驹”迎战对手的“上驹”,岂有胜出的道理。尽管长虹信誓旦旦要进入行业前4名,这只是一厢情愿,长虹空调实际是长虹战略投资的一个隐忧。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5 01:03 , Processed in 0.160009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