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02: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观百事可乐成功的每一步,都是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品牌的树立紧密联系的,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成长为国际巨头企业,百事可乐事怎样走过的?对于中国的企业有什么启示呢?<p>  启示一 小企业如何做品牌<p>  百事可乐一直是可口可乐的晚辈,早期的“两乐之战”就曾经采取了价格竞争的形式。30年代时,百事可乐饮料便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的百事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美分就能买到10美分的饮料,从而拉开了美国软饮料工业中首场价格争夺战的序幕。包括其中把6盎司的瓶改成12盎司,改变口味等,但是这些策略都没有使百事得到新生,百事可乐在50年代初再次面临倒闭,起起落落,企业一直没有走出低谷。<p>  那百事的起家源于那里呢?源于对企业文化正确的定位——<p>  1983年,百事可乐公司聘请罗杰·恩里克担任总裁,他一上任就把目光盯在了广告上。对软饮料而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产品味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因此,焦点便在塑造商品的性格的广告(也就是品牌和企业文化)上了。<p>  百事可乐通过广告语传达"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了突破口。<p>  首先是准确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p>  围绕这一主题,百事可乐的合作伙伴BBDO为百事创作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电视广告,如“鲨鱼”、“太空船”等等,这些广告,针对二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倡导“新鲜 刺激 独树一帜”,独特的消费品鲜明地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p>  1994年,百事可乐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贯穿到企业和产品之中,也开始了百事可乐的音乐之旅。<p>  从此以后,百事可乐进入了销售的快车道,音乐体育双剑合璧,同时这一攻势集中而明确,都围绕着“新的一代”而展开,从而使文化传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二战结束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销售额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已变为1.15:1。<p>  我们通过百事可乐的成长和超越可以看出,小企业的成功主要还是依靠出色的创意和缜密的市场观念,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p>  一、 对产品的自信:百事也罢,可口可乐也罢,都是很普通的碳酸饮料,产品极其一般,但是企业对产品有极度的自信,并且坚持认为产品是人们和社会需要的,这种“需求理论”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条件;<p>  二、 产品的概念研究:所谓产品概念,并不是一定要强加给产品功、功能或制造虚假概念,最好的概念就是将文化灌输进产品,“新一代的选择”尽管虚拟,但是牢牢把握住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心理,所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p>  三、 企业文化的具体化:企业文化是抽象的演绎,但是更包含具体的执行,无论是和世界顶尖音乐巨星麦克尔·杰克逊的合作,还是和NBA的巧妙结合,百事一直都在用事实展现什么是“新一代的选择”。<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7 12:13 , Processed in 0.091005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