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新媒体冲击“老”格局,小微博引发“大”变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3:0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篇博文“朝鲜将派出男女国家足球队参加8月份在中国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此,如果哪家体育用品企业赞助朝鲜男女足球队,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回报…”,博文发出不到10分钟,转发达212次,评论达89个,虽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结果,但这确实是微博营销From EMKT.com.cn的经典案例。<p>  当某体育用品品牌赞助了朝鲜国家足球队,先不论所获得的回报是否满意,这一举动必然赢得微博“博友”一轮免费的评述,这对于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尤其是品牌知名度较低或品牌知名度存在盲区的本土体育用品品牌,是一次品牌传播的绝佳时机。<p>  这一案例,值得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深度思考。<p>  随着网络杂志、TAG、SNS、RSS、WIKI、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消费者会受到媒体环境变化的影响,被动接收甚至主动改变信息接收的方式,这必将对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对传播推广乃至营销模式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而这一新的课题,将引发行业格局在一定程度的变革,尤其是对于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而言,这将是提升品牌力并追赶Nike、Adidas等国际巨头的绝佳契机。<p>  消费者,因新媒体而变<p>  “你在开心上叫什么”、“赶紧给我车队加油”、“靠,又被别人抢先偷了”、“他养了个貔貅”、“织围脖”、“告诉我,你叫什么,我粉你”… <p>  不到2年的光景,开心、人人、QQ农场和牧场、博客、微博以至尚处于小众的“微信”…, 消费者为之从疯狂走向了更疯狂,也催生了“给力”、“神马都是浮云”、 “粉你”等网络新名词,更让消费者荣获了“发帖癖”、“偷菜狂”、“微博控”等一个有一个光鲜的称号。新媒体改变甚至“驾驭”了消费者信息获取及分享的生活、交友和工作方式。<p>  1、 从信息获取和分享平台变为一种生活习惯。<p>  大概是从96年开始,人们开始关注并使用互联网,它成为获取到非传统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逐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诞生了满足消费者更大量获取信息的平台 - 门户,然后,当消费者获取信息后,又不甘于仅仅是知道,开始渴望换取他人信息甚至交流,电子邮件适时而出,聊天室也一度风靡,后来,更为便捷的腾讯QQ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当大众不满足于仅仅是文字的沟通和交流,开始分化出集视、听于一体的视频网站,更容易展示和表达自我的博客,以及更具有互动性的SNS,以至于当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都无法割舍的微博。<p>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增多和大众对信息获取的渴求、分享的渴求、自我展示的渴求, “每天要换地方停车,不然就被贴条”- 这是开心网;“今天你偷菜了吗?”- 这是QQ农场…,诸如此类的话,在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办公室不绝于耳。<p>  虽然这仅仅是新媒体“产品”中的游戏,但在此平台的信息交流、分享和获取,俨然已经让新媒体从一个单纯的信息获取和分享平台转变为相当部分人的一种生活习惯。<p>  2、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p>  互联网发展初期,消费者仅仅是从门户网站等平台上,寻找感兴趣的信息,以此作为朋友聚会的话题,后期,也会发表一些自己对某种信息和现象的评论,再后期,消费者开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他们不仅开始主动寻找对自己有帮助和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开始主动分享和发布信息。<p>  以微博为例,从“休息时间上全占用”到“工作时间上微博”再到“熬夜也在刷新找热点”,消费者已经为寻找到新鲜话题并通过转发成为新圈子的焦点而欣喜若狂,同时,也会满足并享受于自己发布的信息被转载和评论。 <p>  新媒体,让消费者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发布者。他们会把身边听到、见到的新鲜事、自我对某种社会现象及信息的观点和看法,主动发布并传播出去,他们甚至成为信息散布的“源头”。  <p>  3、 几乎没有限制的随时随地<p>  从最初的需要电脑(最早是只有台式机,后来出现并普及笔记本电脑),到现在的手机端;从最初的有线网络到无限网络再到现在的3G,消费者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分享以及发布信息,这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让一件事、一个话题在最短时间内,最大范围的传播出去。<p>  还是以微博为例,手机与微博的捆绑,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假如一个人拥有50个粉丝和关注者,在他刷新页面,发现了一条热点博文,当他转发后,该信息就至少增加了50名接收者,就算这50名粉丝中,只有一人关注到该信息并转发,该信息又增加了转发者粉丝数量的获取者。而所有这些作为,在目前看来,都只是随时随地的“举手之劳”。<p>  4、“代沟”在缩短,我们都是几类人。<p>  新媒体的普及度以及新媒体形式的多元化,使得前几年炒的沸沸扬扬的“代沟”在逐步的淡化,父母通过儿女的“圈子”和发表的话题,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采用必要的方式拉近他们的距离。<p>  在基于SNS、微博的平台上,年龄、职业、所在城市甚至国籍,都不是那么重要,大家只是几类人,依据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或者对某一现象的看法所形成的几类人。<p>  消费者之“变”,让企业更难通过媒体“哄骗”消费者,但又能快速且精准地向消费者传递并让目标消费群感知到所要传递的信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8 07:49 , Processed in 0.692039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