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阿凡达”式营销悖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5:2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此,电影的历史要以《阿凡达》之前和《阿凡达》之后来形容了。”大师级导演索德博格在看了《阿凡达》后如是说。“分水岭、里程碑、革命、升级、大胆尝试、商业巨制、奥斯卡奖项••••••都是这样的褒奖和字眼。  <p>  影评人、媒体、观众几乎一面倒的欢呼、喝彩,评价极高,出现如此场面也极为罕见。  <p>  临近春节,以前买火车票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现在买一张阿凡达IMAX 3D电影票比买张火车票还难,以至于上海的一位母亲为了儿子及儿子的女友买两张票而在天寒地冻中彻夜排队等候,东莞IMAX影院被连续的放映弄“瘫痪”了,经理下跪了,广州正佳飞扬影城四号厅、北京星美国际影城都出现放映事故••••••  <p>  火爆之场面,难以相像,前无古人。票房一路扶摇直上,全球票房已经突破15亿,成为继《泰坦尼克号》全球最卖座的影片,按照这个趋势和后劲,非常有可能打破同为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票房的记录。这使得《第九区》、《2012》以及国内的《十月围城》等优质影片迅速被《阿凡达》的热浪所淹没。庆幸的是,曹操高陵的掘墓事件,也没有消息了,热点不再。  <p>  你可以用上所有的溢美之词来赞美《阿凡达》,笔者觉得没有必要让一部电影来承载太多的政治意义和赋予一部电影什么样的使命和价值判断。也许它高瞻远瞩,也许它发掘到了人类的共鸣,但也就是一部电影而已,不必将其神化。电影就是要好看,而且看或者看完之后觉得很满足,这就是阿凡达与其他影片的最重要的区别,这就够了。  <p>  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把阿凡达当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史无前例,世所罕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阿凡达》的营销From EMKT.com.cn做得好?还是因为《阿凡达》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火爆,抑或是创造了消费需求,引起口碑“连锁反应”,超出顾客期望而火爆?  <p>  这就是“阿凡达”式营销悖论。  <p>  何为悖论?即表面上看起来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可能都是正确的观点。<p>  营销,本质上是满足需求,达到营销目标的整个过程,充其量是对整个过程进行需求的管理。但在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至少很多案例上看,并不如此。  <p>  远点来说,如早期的日本索尼公司,引领科技的方向和潮流,如“随身听”的发明,你能说是发现了消费需求并满足了需求吗?显然不是,在此这前,消费者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和预期,这实际上是创造了需求,引领了需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很多新技术的诞生,消费者根本是没有感觉到的,或者没有明显“需要”的。  <p>  卡梅隆的《阿凡达》也诸如此类。如果卡梅隆在推出一个影片之前,要进行全面的消费者和渠道调研的话,第一种问法::你们喜欢怎样的电影之类的问题,第二种:拿来样片播放一下,问:这个好吗?参与的消费者大多对第一种问题无法准确界定,因为太开放式了;而对第二种问题,道理上行得通,但效果也一定不够好。  <p>  正如零点老板袁岳所说:很多产品,如艺术、高科技类等产品性概念是很难从消费者处获得的,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想要什么。但看到做出的概念性产品时,他们通常能告诉你:“我不喜欢这个东西的……”、“它要是……就好了。”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4 19:35 , Processed in 0.099006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