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广告文法] 平面不平--毛泽东式实效平面广告的6项法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4 00:22: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在没有电视,没有广播的年代,奥格威说,广告是一种纸上的推销术。它十分清晰地说明了广告学里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广告是什么? 广告是一种推销的方法,是写在纸上的。<p>  在灵诺首倡的毛泽东式实效广告中,广告的定义也十分清晰——广告是一种卖货的技术。而为现在主流广告人所谓的品牌,也没有那么高尚——广告是为了卖货,品牌无非是为了把货多卖几年而已。广告与品牌两者都很重要,但是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前者——广告——怎样赶紧把产品卖出去,其次才是后者——品牌——怎样多卖几年。<p>  所以,我们主张做一切广告,都必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p>  卖货,在不影响品牌的基础上卖货;卖货,在卖货的基础上打造品牌。<p>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卖货,都是实效广告,只是侧重不同而已。广告如此,平面广告当然也不在例外。<p>  那么,针对本土市场,如何才能做出真正有效而又出色的平面广告呢?国外先进广告理论没有告诉我们,本土广告短短的20年历史,更是无章可循,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同很多本土广告人一样,我们也曾经感到无奈与困惑。好在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思考与观察,今天,我们总算有了些心得和感悟。我们把它们总结成了四个字,叫“平面不平”。<p>  真诚地希望,它能够给那些和我们一样曾经困惑,而且现在还在困惑中摸索的广告同行们一些启示,并且非常乐于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完善。因为,中国的本土广告确实太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了!<p>策略性法则<p>  平面广告也好,影视广告也好,搞活动也好,它们无非是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既然是表现形式,就必然要有被表现的东西,什么是被形式表现的东西——在灵诺的观点里,我们认为是策略,而非很多人认为的创意。创意可能是一个很生动的点,但它依然是表现策略的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要从北京到上海去,要达到这个目的地,坐飞机是一种办法,坐火车、坐汽车、骑摩托、骑自行车,甚至挂在导弹上发射过去,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企业现有条件下,如何选出一条既经济又现实的办法?这就是策略。有了策略之后,比如决定了坐火车,你是卧铺去、硬座去、软卧去或者站着去,或者趴在车箱外去,这才是创意的问题。<p>  在我们做的平面广告之中,最核心需要有的东西就是策略。策略是第一位的,没有策略就没有创意的标准。没有这个策略,创意再绝,即使能够在国际广告节上得奖,这个平面广告也是单薄的,苍白的,不能算及格。远的不说,把国内获奖的一些平面广告仔细审视下来,你便会发现,很多作品尽管创意很绝,但是如果指望它卖货,好象总感觉欠缺一点东西。为什么?因为没有策略只有创意,用我们的话说,这样的平面还是平面,没有做到“不平”。<p>  这一点感悟来自灵诺8年的不断摸索,来自很多实实在在的案例:<p>  与灵诺深度合作的杭州老牌产品——青春宝抗衰老片,在与灵诺刚刚开始合作时,已经存在了20年,年销量4000万,并在年年萎缩,企业内部很多人想放弃。1998年与灵诺合作,经全方位考察后,我们提出“倚老卖老”的策略:一个产品能够一卖就是20年,一定有道理,这个道理将很可能是“青春宝”重新崛起的最大支持。基于这个策略,我们有了这样一系列的平面广告——<p> <p> <p> <p>  青春宝系列平面广告的说明文字:<p>  坦率地说,它们并不是通常的平面设计广告。刚刚刊出的时候,很多人嗤之以鼻——这也叫广告?但是,没有人规定广告应该是什么样的,灵诺人一向认为,什么样的广告可以卖货,就做什么,只要不违法,不有损品牌形象,卖货的就一定是好广告。<p>  接下来的事实说明了问题,在“倚老卖老”的策略下,青春宝第一年单靠平面广告销量就翻了一番。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销量每年翻一番,到了2001年,已经从原来的4000万涨到了3.3亿……<p>  再看华东著名补酒品牌椰岛鹿龟酒的平面广告——在2000年迅速崛起之后,方向变得模糊不清,椰岛到底做什么?做什么样的广告才能坐稳江山?我们提出“做父亲的文章”!为椰岛鹿龟酒注入品牌灵魂——父亲的补酒。此后所有的平面广告全部围绕父亲来做—— <p> <p> <p> <p>  椰岛平面广告的说明文字:<p>  在“大力传播‘父亲的补酒’”的策略下,椰岛鹿龟酒在2001年成了真正的父亲酒。无数年轻人孝敬父亲,看望长辈时都会拎上两瓶。在保健品普遍颓势的2001年,在广告投入大量减少的2001年,椰岛的销量获得了难得的保持,在迅速崛起之后坐稳了江山。<p>  还有一个案例,是浙江民生药业的21金维他,一个老牌企业的多维元素片。2001年11月与灵诺合作时,销量在七、八千万已经徘徊了几年。我们为21金维他提出的策略是“对症下药”——你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如果查不出是别的原因,可能就是缺乏维生素。表现策略的平面是这样的——<p> <p> <p> <p> <p>  21金维他平面广告说明文字:<p>  做实效广告,我们还是要用结果说话,在这个策略的基调之下,21金维他的销量在第一年就翻了一番,达到1.4亿。2003年,仅依照一季度的销量推算,全年超过3亿已经不成问题。而接下来4、5两个月就卖了1.4亿,照此预计,今年销量将可超过5亿,成为维生素类产品第一品牌基本已成定局……<p>  由此可见,真正做到平面不平,首先必须要把策略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策略,或者表现策略不够到位,即使漂亮也还是“单薄”的,没有做到“不平”。<p>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认为,我们主张毛泽东式的实效广告,所谓平面不平,就是满篇是字,那就片面了。实际上,毛泽东式实效广告的核心是策略先行,讲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市场需要怎样做就怎样做,不唯书本论,不唯经验论。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平面不平”。<p>  策略先行,此为平面不平的第一法则。如果在做平面设计之前没有策略,那您不妨先问清楚策略是什么,再开始思考,免得最后做出的作品南辕北辙。<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3 19:18 , Processed in 0.108007 second(s), 22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