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请使用 http://www.luhui.net 網址高速訪問本站,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賬号:guanfu8 平台長期發布海量社科數據, 本站QQ交流群:84142868 探讨人文理想,共謀和諧世界!
黄金广告位招租,投放热线15900718107,13386070835 详情查看=》   鲁之虺:“  上网就是搜索,生活就是分类,科技服务大众,信息引领生活,地方分类站长,开启您的事业之旅。生活分类信息整体提供商:http://huike.luhui.net”。
×

鲁虺繁体中文社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廣告

 

查看: 105646|回復: 0

[报社]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2-5 03: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告
搜索看看︰"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廣告
原标题:“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行言民语巧说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后,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如何结合实际把十九大方略落到实处,推动全省各地、各行各业掀起学习领会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是党报宣传策划的着力点。《安徽日报》创新思路、转变理念,从10月30日起,拿出重要版面,开设《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专栏,推出系列重点稿件。报道紧扣安徽实践,紧抓行业特点,讲述百姓实践体会,体现基层干群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所思所感、所盼所为,反映江淮大地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扎实风貌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力劲头。
接“地气”
“方言方语”说安徽实践
“方言方语”话安徽,精神“落地”说盛会。专栏紧扣安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特色和特点,让十九大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深深“落地”、更接“地气”,围绕扶贫、科创、农业、医疗、精神文明建设等全省工作重点领域,结合安徽践行五大发展的实践探索,深入阐释十九大精神内涵,既“解渴”又“过瘾”,既有说服力又生动耐看。
科技创新,是安徽发展的重要优势。在《瞄准前沿,实现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一稿中,记者专访了我国量子通信领域专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讲述了潘建伟26岁时树立的“在中国建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的“创新梦想”和他20年后助力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开通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的“创新实践”,“梦想”呼应之间,“老少”对应之下,一位安徽科学家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量子通信领域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献智献力的生动实践跃然纸上。
安徽是农业大省。中央的农村政策与全省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报道紧扣安徽的“三农”元素,解读十九大报告中涉及“三农”内容给农村带来的重要影响。如“多施有机肥,多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把自家地‘养肥’好种庄稼”,在《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给农民带来什么》一稿中,像这样的农民“种地术语”,被直接作为小标题,直白直观、生动鲜活。报道用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谋划成立联合社、发展5000亩优质麦种植基地的“大计划”和“承包期延长打消疑虑,可以放松去干了!”的“大白话”,展示土地承包期延长为安徽省农民带来的安心放心,展示十九大精神给广大“三农”工作者带来的信心决心。
聚“人气”
“行言行语”话行业发展
《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专栏立足行业特点,每篇报道聚焦一个行业,挑选3位从业人员讲述“这一行”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领悟与实践,以“职业人”说“职业事”,请“行家”话“行当”,生动、贴近、准确,实践思考“干货”满满,引发同行同业人员共鸣如潮,有力地聚集了十九大精神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的“人气”。
如《弘扬工匠精神 不负传承使命》一稿中,就用“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帘子捞起来整个过程不过数秒,但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等语言,描述出一位非遗传人、宣纸制造者周东红的工作瞬间,专业的叙述、细致的现场,让一个敬业的匠人精神跃然纸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也提出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报道将匠人精神与十九大报告结合,讲述了这位宣纸工匠切身体悟:“捞好每一张纸,让宣纸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行家”说“行话”,更道出对未来发展的新期待。《走好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一稿中,用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子军“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经历,道出他们将“科研成果化成真金白银”的信心与决心;用安徽医科大学学生卢锦森从医学“小白”到“准医生”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展现一位普通大学生致力于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一己之力的志气与志向。
冒“热气”
“民言民语”讲百姓体验
“没有扶贫工作队这个‘智囊团’和自身消灭贫困的志气,哪来的美好生活?”“十九大明确了国家支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帮助你们,是俺们基层干部的硬任务,只要你们有干劲,俺必须服务到位、支持到位。”……这是《自立自强,走出脱贫攻坚路》和《脱贫攻坚开创美好生活》两篇稿件中脱贫户和扶贫干部的直白感言,以亲切实在的话语,让浓厚的一线学习与工作气息扑面而来。
“硬”新闻“软”表达,让政策冒“热气”,让老百姓看得懂、能领会。为了增加报道的可读性、贴近性,《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专栏用鲜活生动的“民言民语”和“实话白话”,讲述他们对报告的鲜活感悟和生动实践,凝聚党的十九大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如《凝聚中国梦的道德力量》一稿中,用“习爷爷,我想当个解放军,做保卫祖国的小战狼!”这纯真的童言童语为切入点,以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为例,展示合肥师范附小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显著成效,字里行间尽显青春气息。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典型、朴实的语言,让“精神”更贴近,让“解读”更明白,十九大精神在这些人与事、言与行之中铺陈直叙、娓娓道来。(范春晓 王弘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廣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广告

廣告
操作系统 Fuchsia OS  |Microsoft Windows  |Android  |Chrome OS  |Novell  |Linux  |Mac OS X  |Unix  |FreeBSD  | Ubuntu
廣告

QQ|關于我們|聯繫我們|合作共赢|免責聲明|隐私条款|Archiver|手機版|拘留所|申請友鏈|付款方式|鲁虺繁体中文社区 |贊助我們 -

GMT+8, 2025-5-10 22:16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1.0

© 2004-01-11 鲁虺文化网 版权所有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