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请使用 http://www.luhui.net 網址高速訪問本站,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賬号:guanfu8 平台長期發布海量社科數據, 本站QQ交流群:84142868 探讨人文理想,共謀和諧世界!
黄金广告位招租,投放热线15900718107,13386070835 详情查看=》   鲁之虺:“  上网就是搜索,生活就是分类,科技服务大众,信息引领生活,地方分类站长,开启您的事业之旅。生活分类信息整体提供商:http://huike.luhui.net”。
×

鲁虺繁体中文社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廣告

 

查看: 41190|回復: 0

[历史趣闻] 解放华北最后一战:1个半小时全歼守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5-26 21:0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告
搜索看看︰解放华北最后一战:1个半小时全歼守敌
廣告
5月5日傍晚,吴瑞林指挥突击部队越过两条护城河。为了不让敌人逃走,过第一道护城河后立即命令部队将敌人原来的铁丝网拉上,并引彰河水灌满护城河。20时,各攻城部队均打开了缺口。第二天清晨5点半,吴瑞林下达了总攻命令,仅用1个半小时就全歼守敌,胜利完成了朱德总司令交给的「不许一人漏网」的任务。攻克安阳后,新乡之敌于5月5日1时投降,当时吴瑞林还在指挥部队肃清城内残敌。
平津战役结束后,当时吴瑞林任人民解放军四十二军军长,驻军涿县,其麾下已有67000人,分为4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团(4个营),有野榴弹炮52门,还组建了一个美式一二?重迫击炮营。各师都有炮兵营(战防炮营),有战防炮36门。还有分属各团的9个迫击炮连,每连有迫击炮6门,各种炮弹2700余发,全军兵力充足、士气高昂,正翘首以盼着下一个任务。
1949年3月的一天下午,吴瑞林和刘兴元政委得到了由四十二军执行攻打安阳、新乡的命令。为了了解敌人的更多情况,第二天一早,吴瑞林去西山拜会朱德总司令。

到达总司令的住所后,朱老总询问了吴瑞林以前在解放山东临沂、东北营口时的攻坚经验,布置给吴瑞林「不许漏掉一个亡命徒,要一网打尽」的任务。在询问四十二军情况后,朱老总认为,敌人工事坚固,需要再调一个榴弹炮团到四十二军,而炮弹要「五六千发才好」,炸药要带上「几万公斤」,「轻、重机枪子弹都要带足」。并再三叮嘱不可轻敌。
离开朱老总处,吴瑞林随即乘车赶往解放饭店拜会滕代远。当时,我军的情报工作已经非常出色,滕代远交给吴瑞林的情报有:安阳守敌大部分是晋、冀、鲁、豫各地聚集的土匪、地主武装和封建会道门头子。其总指挥叫赵质宸;副总指挥叫郭清,所部实力最强的是惯匪王三祝部,约5000人。此外城内驻有庞炳勋的直系部队一部和他的警卫营,战斗力也较强。新乡敌军主力是国民党四十军的一个师,为庞炳勋的嫡系,约有12000人,另有地主武装若干。安阳的城墙与北平城墙相同,城内外还留有侵华日军修筑的钢筋水泥炮楼、地堡,敌人还利用两道护城河护卫城墙……滕代远还将一份安阳、新乡敌人的「了事图」送给吴瑞林,上面清晰标有敌人明堡、暗堡共200多个。
得到敌人的详细情报后,按照领导部署,吴瑞林当天组织了一个「南下班子」于第二天早晨出发,下午即到达安阳水口镇做实地考察。次日,吴瑞林等由当地军分区领导陪同,围安阳城转了一周观看地形。
4月1日,四十二军正式开往安阳、新乡,制定的对敌作战方针是四面包围、逐个歼灭。吴瑞林和军部于4月17日5时进入安阳以北10里处,指挥部队集中优势炮火猛打,然后发起攻击,逐步推进。经8天的战斗,第一道护城河内外的敌人据点均被我军攻克,残余的敌人退至第二道护城河以内。部队休整一天后,吴瑞林和军领导决定先把城墙上的明堡打掉,暗堡发现一个就用炮火打掉一个。此时,有报告说在城墙根多处发现新土,吴瑞林和军领导估计是敌人在从城内向城外挖洞,来破坏我军攻城,遂命令用炸药将敌人的洞口一经发现就立即炸毁。后来吴瑞林将指挥所设在水塔上,一面观察城内敌人的动静,一面指挥战斗。又经过一周激战,我军将第二道护城河与城墙外的敌人逐一肃清,拔除了上百个明堡、暗堡和据点。
5月5日傍晚,吴瑞林指挥突击部队越过两条护城河。为了不让敌人逃走,过第一道护城河后立即命令部队将敌人原来的铁丝网拉上,并引彰河水灌满护城河。20时,各攻城部队均打开了缺口。第二天清晨5点半,吴瑞林下达了总攻命令,仅用1个半小时就全歼守敌,胜利完成了朱德总司令交给的「不许一人漏网」的任务。攻克安阳后,新乡之敌于5月5日1时投降,当时吴瑞林还在指挥部队肃清城内残敌。
安阳、新乡之战的胜利使华北完全解放,也为我百万大军南下铺平了道路。
廣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广告

廣告
操作系统 Fuchsia OS  |Microsoft Windows  |Android  |Chrome OS  |Novell  |Linux  |Mac OS X  |Unix  |FreeBSD  | Ubuntu
廣告

QQ|關于我們|聯繫我們|合作共赢|免責聲明|隐私条款|Archiver|手機版|拘留所|申請友鏈|付款方式|鲁虺繁体中文社区 |贊助我們 -

GMT+8, 2025-5-15 03:03 , Processed in 0.146008 second(s), 12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1.0

© 2004-01-11 鲁虺文化网 版权所有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