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霸王”:不要从一个陷阱到另一个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22: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2010年7月14日,香港《壹周刊》报道,霸王旗下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过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二恶烷。7月16日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噁(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
  短短三天时间,霸王危机处理之神速,可谓是危机公关之典范。一场“从头开始”的霸王洗发水致癌风波,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后逐渐趋于平静。消费者经历了从震惊到质疑到担忧,再回归理性的心理过程。霸王以损失40亿的市值代价,在洗发水行业掀起一场渲染大波。事已至此,本来勉强过关的霸王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收拾残局,可拿到了国家药监局抽检合格报告的霸王集团显得底气十足,2010年7月19日,霸王国际集团就壹周刊诋毁公司产品发表声明:集团决定对壹周刊的恶意报道进行法律起诉,以维护自身权利,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果正如霸王所说,“这一定有竞争对手借用个别媒体对其品牌进行破坏”,那么,这已经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设计好的陷阱,并且霸王已经为这个陷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继续在这个事情上追究下去,实际上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危机公关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别人不再关注自己,如果霸王举起法律的大旗去状告,无非是又一次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赢了官司,丢了市场”的案例比比皆是,发生在09年的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和刚经历“跳楼门”的富士康在2006年的“劳工门”事件,就是血的案例。
  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回放
  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源于海口市工商局发布的一则消费警示,2009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称,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水溶C100、统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饮料总砷(俗称“砒霜”)或二氧化硫超标,不能食用。后经权威部门的复检为农夫山泉“正了名”,本该事已至此,可以完美收官了,但农夫山泉则宣称要状告工商部门,并向其索赔10亿元。并在海口市工商局公开向消费者和农夫山泉赔礼道歉后,仍不接受检测失误的说法,并坚持“背后有幕后黑手”的看法。本该平息的风波,农夫山泉又在“指责”和“索赔”中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而作为同样受害者“统一”则“温和应对”,低调处理巧妙脱身。最后只剩下人们对农夫山泉“砒霜门”的质疑和热议。在这一事件上,农夫山泉的损失比“统一”的损失巨大的多,70%的消费者持保守态度,表示不愿再购买农夫山泉的产品,对“统一”就宽容了许多。
  富士康“劳工门”事件回放
  2006年6月11日,英国《星期日邮报》一篇题为《iPod之城》的报道,点燃了富士康“劳工门”事件的引信。该报道指责富士康深圳代工厂生产iPod的女工每天工作15个小时,月薪却仅有27英镑。富士康自此陷入被外界定义为“虐工事件”的丑闻里。国内媒体纷纷跟进,《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王佑一篇名为《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报道,引发富士康的强力反弹,愤而将王佑及《第一财经日报编委》翁宝诉诸深圳中院,提出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索赔。这种财大气粗,以势压人的做法,自然激起了媒体的愤怒,成了人民公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3 05:25 , Processed in 0.125007 second(s), 1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