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鹭芳”易主是灵魂出窍还是涅盘重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4: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场风云在时间巨轮的推动下一幕幕飞速地演进着,我国的企业及品牌似匆匆的过客,匆匆地登场,匆匆地谢幕……其生命周期多是长则十数年,短则三两年,即烟消云散。中国本土饮料市场更是潮起潮落,城头变换霸王旗。早期的知名品牌如正广和等今天都风采不在,只有娃哈哈一枝独秀。反观国外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依云等,百年常青,中国的品牌之路尚任重道远。但从“鹭芳”的收购案中似乎可以看出些许中国企业对品牌认知上的改变。<p>  “鹭芳”作为中国本土最早的饮料品牌之一,在其辉煌的鼎盛时期总产量达28984吨,工业总产值5200万元,创汇120万美元,税利1778万元。<p>  时至今日,不到20年的光景, “鹭芳”的风采已经不在,随着2008年1月3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清脆的落锤声,“鹭芳”品牌以1111万元人民币成功易主——被厦门惠尔康集团抢得。惠尔康集团花这么高的价格购买一个风光不在的区域品牌是否值得?又将如何运用其创造价值呢?很多业内人士心中都画了几个问号。<p>  惠尔康这次“抢牌”是具有高度战略意图的,也是其布局全国,为迎击国外行业巨鳄而走的重要一步。以先发优势抢占该领域的资源,压缩了其它品牌及产品的市场空间,抢占了有利的市场位置。<p>  无菌纸包装将是未来饮料及液态食品的包装主流,而“鹭芳”曾是这一品类产品的龙头。收购“鹭芳”使厦门惠尔康集团无菌纸罐装产品线形成了高、中、低端品牌一应俱全的市场格局,其目标直指国内无菌纸包装产品行业老大地位。其战略意义还有:通过收购品牌直接拥有经验、技术、品牌甚至渠道等资源,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经验成本与金钱成本。这种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产业的做法是在国际上通行的常用方法。但这种资本整合的失败比率也非常高,即使是单纯收购品牌,惠尔康也要跨越三道门槛。 <p>  1、如何跨越品牌文化的障碍<p>  任何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与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也是有固定形象与位置的,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惠尔康收购“鹭芳”后是维持原品牌形象还是融入到惠尔康的整体品牌文化中去?如果进行融合,那么原有的品牌积淀将被弱化,如果是独立运作,如何与其他品牌协同则是重要问题。品牌文化之间的冲突有时比重新打造一个品牌还要消耗资源。纵观国际上的品牌收购案,未能发挥作用的有之,成为拖累包袱的有之,当然也不乏成功整合的案例,如何对“鹭芳”进行消化是惠尔康收购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p>  2、采用什么战略来发挥“鹭芳”的商业价值<p>  王老吉也曾是一个多年沉寂的区域饮料品牌,但在近几年采用得当的战略战术,使其走向了全国,销量提升数百倍。惠尔康是否也有明确的战略战术使“鹭芳”产生商业价值呢?毕竟1111万不是个小数目,而惠尔康对其期望的回报率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工具有了,如何用这个工具发挥其期待的价值,这是惠尔康该考虑的第二个问题。<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6 03:14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