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无法用理念“拐来”用户:中搜的市场之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 12: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年,当中搜(时名中国搜索)正式从慧聪分离进行独立核算时,在陈沛的前面是中文搜索巨大的市场,当然他有三座大山需要跨越:GOOGLE、雅虎和百度。毫无疑问,陈沛是中国互联网少见的天才之一。作为中国搜索引擎第一人,他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进中文全文检索领域,发明中文全文检索与大型数据库无缝对接技术,并提出“后门户时代”信息技术和服务理念。而这一切,全在上个世纪末期完成。<p>  可以想象,当陈沛开始独立经营中搜时会是怎样的雄心壮志。当然,军人出身的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去征服。据说,2003年他推出第三代中文智能搜索引擎之后,新浪、搜狐、网易、TOM、3721、中华网、263等七大门户网站都采用了中搜的这一技术,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3000多万中国网民通过中搜的技术进行中文信息检索。<p>  然而,遗憾的是,当2005年的日历翻过,在中文搜索市场,中搜依然可有可无,尽管中搜自己不会承认,尽管他们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超越GOOGLE。<p>  陈沛的尴尬:先进理念下的用户之痒<p>  技术如果不能转化为市场,其后果会是什么呢?中搜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在业界,一个惊人的现象是,陈沛的理念与中搜的技术总能引来赞叹,然而说起中文搜索的前景,大家却将话题转向了GOOGLE、百度与雅虎。为什么这样?<p>  从2003年至今,两年多过去,中搜给人的印象总是“好像听说过”,很多人不知道,在百度和GOOGLE之外,他们其实还有一个“搜索高手”——中搜可以用,而且它的新闻搜索是如此之快,2分钟前的新闻都可以搜索到。还有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网络猪,但是对不起,也没有几个人知道。<p>毫无疑问,陈沛拥有无可置疑的个人魅力,技术一流,口才也一流。然而,在搜索的战争里,陈沛在解决“中搜用户的问题”上,似乎远没有他的技术思路清晰。在搜索领域,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言必GOOGLE、百度、雅虎,甚至注定被淘汰的搜狗,陈沛也许很气愤——为什么中搜做了那么多,却被视而不见?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中搜是否回答了:请告诉我使用中搜的理由?<p>  2004年的时候,陈沛曾经奔波于大江南北传播自己的理念——桌面搜索与个人信息门户时代。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这种追求。从互联网的发展角度看,陈的理念无疑是“跨时代”式的。但是,我们注意到,媒体对此的反应是冷漠的。这是很奇怪的。唯一的理解是,在烧钱成风的互联网界,中搜没有钱烧进行自我“介绍”,不介绍当然没有人了解。<p>  在互联网世界,缺乏广告告知意味着“不让人知道”。当年的新浪、搜狐、千龙、网易无一不是用广告“推”出来的。一种可能的反驳是,GOOGLE与百度并没有投入很多广告?这有一个环境的问题:即当初搜索市场只有它们可用,再且,广告他们依然投了不少。而当中搜进来的时候,人们几乎已经习惯了GOOGLE和百度。陈沛说,习惯可以改变。是这样,但是,中搜得告诉网民为什么要改变?改变有什么好处?<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6 07:19 ,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