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达芬奇事件: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5 06:1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达芬奇又让公众、媒体热闹了一把,同时也把一些陈年旧账翻了出来,欧典、杰士邦、澳优等曾经的“假洋鬼子”再一次让大家过过目,再一次让大家温习一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冒牌事件。事件被曝光后,潘庄秀华的哭诉并没有达到良性公关的效果,舆论还是倒向对达芬奇不利的方向,达芬奇被动了!<p>  事件的发展,一方面达芬奇需要做自我工作,比如事件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比如品牌的恢复;另一方面,旁观者从看热闹的心态中跳出,冷静分析,以此为鉴,以一种真正做企业的精神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p>  “洋身份”有其很实在的意义<p>  “洋身份”没有什么不好,邓小平就讲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洋身份”能真正为消费者着想,能带来优质的消费价值,为什么不用?就目前中国From EMKT.com.cn整体市场环境来说,“洋身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价值承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号召力,我就愿意消费,就像奶粉,国人宁肯花高价钱、费力购买并不知名的进口奶粉,也不愿买国内品牌企业的奶粉,就是因为“洋身份”代表诚信,不虚假,不会想到添加三聚氰胺。从这个角度来说,“洋身份”是一种道德标准,给予消费者最基本的商业诚信保证,有这种保证,购物才踏实!<p>  “洋身份”在中国代表了一种先进生产力,在技术、品质等方面都超越了“民族品牌”,它在中国市场就是一款高品质的高端产品。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称:中国内地2010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从此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既有很强的高端、奢侈的消费心理,同时也具备了高端、奢侈的消费能力,一边是高端、奢侈消费欲望,一边是民族品牌自身条件欠佳,最好的过渡就是国外进口,真材实料的国外进口品牌很容易在中国走高端路线,很容易卖上高价格,更能赚取高利润,而且在与这些国外品牌打交道的过程中,总能在无形中开拓视野,总有我们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的。<p> “洋身份”还能大大缩减高端市场培育周期,从人力、物力还有精力方面都能让进口企业省下很多,哪怕这个品牌在当地是个三流企业,低端产品,正如麦当劳、肯德基,来到中国档次就拉升了一大截。<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1 20:23 , Processed in 0.322018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