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互联网+:本质与关键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03: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互联网From EMKT.com.cn思维”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热词,引发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务院新近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则就11个领域推出了具体行动指南,可以预见,一个全行业、全社会涉网、联网、融网的局面将渐次出现。<p>  从全球经济社会演进史看“互联网+”<p>  从全球经济社会演进史看,社会经济的每次大发展、大跃迁莫不是通过存量资源的大联接、大整合来逐渐实现的。大到工业1.0、2.0、3.0,乃至最近提出的工业4.0的代际传承,小到一个具体国家的国家形象全球路演,莫不是以一项或多项技术及其组合、一个核心概念、一种价值主张去联接、整合相关资源,优化资源存量,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与进步。<p>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社会的演变又呈现出新特征,即仅仅依靠一个人文概念、一种价值主张去整合资源,进而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与进步往往难以奏效。实际运行的常态是,以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发明及其组合为先导与引领,裹挟大量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介入其中,形成以技术为引领、以人文概念与文化诉求为价值主张,以资本与人力资源为基础支撑的“技术—文化—资本—人才”四位一体模式去整合、优化资源,来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p>  “互联网+”的出现与推进,从全球经济社会演进史来看,仍然是在技术引领的背景下,技术资源、文化资源、资本资源及人力资源相互联结、整合与优化的结果。所不同的是,与历史上的单个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相比,互联网等技术具有联结一切的特征,从思维方式到管理制度、从产业发展到社会治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这样,“互联网+”便可全方位的通过技术手段所呈现出的工具理性来实现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与进步的价值理性,与过去相比,其速度更快捷、范围更广阔、影响则更为深远。<p>  “互联网+”本质:存量整合与增量再造<p>  “互联网+”,其可演绎为“互联网”与“+”两部分,前者为静态的互联网技术及其组合,后者是动态的资源选择、整合、优化与创造过程。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具体说,“互联网+”中“+”,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第三个问题是“+”出了什么?此次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及人工智能11个领域为“互联网”所要“+”方向,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了“+”什么的问题。至于第二、第三个问题,怎么“+”、“+”出了什么,一言以蔽之,从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这一总目标出发,就是社会经济的存量资源要通过互联网这一技术手段来实现有效整合,由原先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变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促进“+”出来的增量资源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起到引领与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理解,“互联网+”的本质即为存量整合与增量再造。<p>  从存量整合来看,绝非互联网一“+”就灵那么简单,撇开所要“+”的具体行业,从深层次看,要成功实现存量整合的重要抓手是全社会范围内的、以互联网技术为介质的整合能力的体系化打造与提升问题。<p>  从增量再造来看,其意义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增加了新品类、新业态、新行业、新模式及新部门,增加了些许税源,解决了诸多就业,其深层的意义更在于通过增量再造,以适应了互联网状态下的思维方式、消费方式、企业经营模式及资源整合模式去倒逼社会治理模式及政府行政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改善与创新。<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2 00:47 , Processed in 0.130007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