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惠氏奶粉“操控定价权”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3: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始终会发出的升价信号弹<p>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7月13日报道:“新一轮婴幼儿奶粉涨价之势渐行渐近。这次,惠氏打了一个“头炮”。 7月13日,惠氏中国公关总监席庆向记者证实,从7月中旬开始,惠氏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其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的二段、三段、四段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为7%。”<p>  同一时间,《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从广州家乐福、华润、吉之岛及母婴专卖店等卖场获悉,他们均已收到包括惠氏、雅培两家洋奶粉供应商最近调价的通知,上调幅度为10%左右。国产奶粉则按兵不动。有业内人士质疑,洋奶粉此次涨价理由很牵强,目前奶粉主要原材料进口奶源价格大幅下跌,而洋奶粉却逆市涨价,有“趁火打劫”之嫌。<p>  “把革命进行到底。”这是来自抗战时期颇具振奋人心的呐喊。在惠氏奶粉被质疑操控定价权的升价信号弹发出之时,我们突然在感情上感觉到一阵背道而驰的颤栗,这意味着外资品牌开始向奶粉行业的制高点发起总进攻。可是,在我们平静地回顾整个奶粉行业发展历程时,在情理之中我们意料到那是一颗始终会发出来的升价信号弹。<p>  问题奶粉事件埋下的祸根<p>  自2008年9月11日,三鹿查出含有三聚氰胺所发生“问题奶粉事件”以来,国产奶粉品牌恰如美国“9•11”事件中国贸大厦一样轰然一边倒下,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而外资奶粉品牌却趁机一起上,企图一举攻占中国奶粉市场半壁江山。<p>  (一)国产奶粉品牌一边倒。俗话说:“一枝草,可以害一车草。”三鹿引起的问题奶粉事件,为国产奶粉品牌埋下了祸根。一连串的国产奶粉品牌都检查出或多或少的问题,不仅因此让国产奶粉品牌集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更是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的心,真的是蚁穴溃堤,牵一发动全身。<p>  因此,国产奶粉品牌只能面对消费者抛弃与竞争对手侵蚀的双重打击,惠氏“操控定价权”的祸根也由此而蔓延开来。<p>  (二)外资奶粉品牌一起上。战争中,有进必有退,有退必有进。在国产奶粉品牌一边倒的同时,一直都趁机发动攻击的外资奶粉品牌真正寻找到了攻击的时机。当问题奶粉事件一开始爆发时,国产奶粉品牌纷纷被迫退下商场与奶粉专卖店的货架,外资奶粉品牌在商场里,便快速领域货架的阵地,并且派出专门人员监督阵地上一举一动;在宣传上,还不断借助问题奶粉事件对消费者影响进行理性与硬性结合的祈求,企图俘获孩子父母一颗“创伤”的心。<p>  在我们追究惠氏奶粉操控定价权的祸根,引发了曾经“创伤”我们心的问题奶粉事件,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我们只能让“问题奶粉事件”在记忆中随风消逝,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中磨灭,但是,历史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淡忘的,国产奶粉品牌一定牢记血一般的教训,这是关系到我们国产奶粉品牌的命运。<p>  操控定价权的战略意图<p>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情。跨国公司更是困于增长的压力之中。因此,增长率才是外资奶粉品牌真正的压力,而成本压力可能只是一面之词而已。通过操控定价权,不失为一条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p>  一般来说,只有行业龙头、技术领先企业,或替代产品少的品牌才会发起定价权的。惠氏、美赞臣、多美滋、雅培、明治等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端奶粉80%以上的市场份额,那么,这些外资品牌“操控定价权”的战略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p>  (一)发动价格战,对行业进行洗牌。洗牌好像是每一个领导者希望做的事情,可是对于缺少资源支持的企业来说,那可是一次奢侈的浪费。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包括外资奶粉品牌,非常渴望发动价格战。一是可以通过国产品牌之间的价格战,让国产品牌之间先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实力,然后再对剩余的国产品牌进行“围剿”,有点像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蒋介石“围剿”我们的红军一样。二是在国产品牌发动价格战资源匮乏时,也就是无力在去发动价格战,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跨国公司便操控定价权,提高定价,占据行业市场最大份额。彩电行业就是如此,高端彩电这一利润最高的市场份额,就是被夏普、松下、东芝等外资彩电品牌控制着。<p>  (二)善借危机公关,建立商誉可信度。商誉对于商家来说,可以值千金,这和李诚嘉在商界建立诚信的商誉一样价值连城。而外资奶粉品牌还有一个为自己建立商誉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竞争对手的危机或失误,进行公关推广活动,在消费者感情受到伤害之时建立起可信度。这和一个女人在感情受到伤害之后最容易接受别人的感情安慰了。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来说,在国产奶粉品牌受到消费者信任的危机时,外资奶粉品牌纷纷进行软文公关的炒作,那个时段里,我们翻开报纸,或者打开网页,都可以看到许多外资奶粉品牌即时的动作,这是最好不过的品牌推广策略。然后外资奶粉品牌再暗中悄悄地操控定价权,背离原来的定位策略已经是事实了,国产奶粉品牌只能痛恨自己一足失成千古恨了。<p>  (三)包团控制市场,寻求利益最大化。郎咸平教授在论行业的本质中说过:“外资洪水猛于兽。”在中国市场上,外资品牌永远不会像一个乖乖的孩子,当乖乖的孩子只是因为时刻还没有成熟,一旦时机成熟,外资品牌就会显示出资本主义中以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来。现在外资奶粉品牌总体上已经控制了高端奶粉的市场,那么这些外资奶粉品牌不约而同地包团起来控制这个市场,当然,操控定价权这个战术,以升价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的便实现了。可是,利益最大化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者背负沉重的消费负担。<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0 20:52 , Processed in 0.095006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