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警惕国美去黄光裕化之后的“美国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22:5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近日,国美连续发布重大新闻,一是公开国美的五年战略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国美将重新走上每年开店超过100家的扩张道路。截至2009年底,国美电器拥有的门店数量为1200多家,总销售额为1068亿元。在过去两年的转型调整中,国美电器关闭了数百家经营效益欠佳的门店,致使其陷入开店停滞期。二是公司董事会已同意公司主席兼总裁陈晓辞去总裁一职,总裁职务由公司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王俊洲担任。一时间,外界揣测,这是国美去黄光裕化的又一举措;也有媒体称,这是国美控股权博弈的升级。
  但笔者认为,“去黄光裕化”也好,“控股权博弈升级”也好,这些只是“瞎子摸象”的猜测,而非国际资本大鳄鱼进入中国市场的真相。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站在国美背后的“黄雀”就是资本大鳄就是贝恩资本,操纵贝恩资本的老板就是纵横美国政、商两道的风云人物——米特?罗姆尼。
  1947年罗姆尼出生在一个摩门教世家。从哈佛毕业后,他白手起家创办“贝恩资本”投资公司。1999出任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组委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02年1月当选为马萨诸塞州州长。良好的个人形象,出色的领导天赋,以及在商界的成功经验,使他成为了最被看好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有人更是将其称为“新一代的里根”。尽管2008的大选,他初选不敌麦凯恩而遗憾出局。但人们依然相信,站在国际看国内,站在产业看企业,站在资本看市场,站在对手看自己,站在金融看连锁,国美的前途不容乐观。
  国际资本的特点是:将低成长性的企业卖给中国,比如联想收购IBM电脑。TCL收购汤姆逊。但拒绝将高成长性和资源类的企业卖给中国,比如中铝入股力拓受阻,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被否。
  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着眼的是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一般都会得到高回报,而目前贝恩争夺国美的控制权,自然也不例。
  据《华尔街日报》批露,德克萨斯太平洋公司(TPGCapital)将其在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DevelopmentBank)的股份出售给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ingAnInsurance(Group)Co.ofChina),获利丰厚。TPG将当年作为对价支付而获得的平安股份售出兑现,仅出售了所持股份的半数略多,即获利12.5亿美元。六年前,TPG购买深发展的股份仅花费了1.5亿美元。
  而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inaPacificInsurance(Group)Co)于去年在香港上市时,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GroupLP)获得巨大成功。基于最新港股股价,凯雷投资集团四年前以4.1亿美元购买的太保股份的市值已经大幅攀升至约55亿美元,成为凯雷投资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零售业,在资本眼中属于“肛门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消费通路”,其模式是“类金融运作”,由于中国的金融是外资“禁区”,国际资本无法染指,但零售连锁企业属于交叉性行业,不被国家有关机构重视,国家目前无明确规定,外资不准进入,从而给国外资本留下“暗渡陈仓”的空间。国美的遍布全国的网点,巨大的现金流融资能力,无疑是国际资本眼的“肥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3 05:26 , Processed in 0.090005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