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合肥三洋巨额技术商标费揭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09:4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方面宣称拥有技术优势,拥有变频洗衣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却不断通过支付技术使用费、技术援助费、专利使用费保证自身的技术能力;一方面宣称不担心三洋品牌被收回,另一方面却每年都要为获得三洋品牌使用权支付不菲的商标使用费,这种令人生疑的事情就发生在合肥三洋(600983)身上。<p>  日前,合肥三洋公布2011年业绩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2亿元,净利润3.21亿元。《中国From EMKT.com.cn企业报》记者看到,合肥三洋仅向第二大股东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持股17.91%)支付的商标费、专利费金额就高达2049万多元。较2010年支付给三洋电机的商标费、专利费金额1708万多元,再度增加20%。<p>  合肥三洋为何至今仍要支付大量的技术专利费?合肥三洋支付的商标费到底能否留住三洋商标的授权?答案并不清晰。  <p>  技术费合理吗?<p>  通过对合肥三洋2007年至2011年连续5年的年报查阅后,《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自2007年以来的5年间,合肥三洋向三洋电机支付的技术使用费计提金额达249万多元、商标使用费计提金额达3737万元,向三洋电机关键管理人员支付的报酬达2419万元。自2009年以来,合肥三洋与二股东子公司三洋爱科雅株式会社分别签署《技术援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需要向后者支付技术援助费和专利使用费,三年间累计计提的技术援助费近918万元、专利许可费233万多元。<p>  短短5年间,合肥三洋向二股东及其子公司以技术使用费、商标使用费、技术援助费、专利许可费、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累计计提或已支付的费用总额高达7555万元。<p>  但是这笔金额巨大、自2007年以来就一直发生并存在的关联交易,《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合肥三洋已经公布的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的年度报告中,都没有看到两者发生的关联交易具体金额。在2008年、2009年两份年报中,合肥三洋与三洋电机的关联交易内容为销售商品,并未公告涉及技术使用费和商标使用费的交易金额,只公布计提金额。<p>  直至2010年的年报,合肥三洋才将与三洋电机发生的商标费和专利费列入“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就在这一年,合肥三洋的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3.23%,给出的解释正是销售收入增长,按合同约定比例提取的技术使用费和商标使用费金额较大等所致。<p>  这意味着,随着合肥三洋的快速做大,其向三洋电机支付的上述五类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作为二股东的三洋电机不仅可以获得作为股东的利润分红,还较大股东额外获得一项“只赚不赔”的技术商标费用收入。<p>  对此,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冯洪江认为,“作为一家合资公司,如果说向日方支付商标使用费还能理解,但经过10多年发展的合肥三洋却仍需要日方的技术哺育,甚至在最近几年又加大对日方的技术依赖性,无疑在当前三洋被松下收购引发三洋品牌退市尴尬现状下,让合肥三洋摆脱对日方的技术和品牌依赖、谋求自主创新增加多重不确定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9 06:39 , Processed in 0.119007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