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营销昆明:理想与现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00: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有很多到过昆明的人都抱怨那里没有特色,这样的批评甚至经常出现在一些专家和名人的口中笔下,特别他们指出自己所去过的美丽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厦门之类,没有人会觉得他们说得无理:昆明长期以来的规划不善和管理不良,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真实面貌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即使许多媒体别有用心地粉饰报道也不能改变其印象。<p>  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角逐中,排名的连续下滑让昆明煞是着急。昆明曾是中国城市群落中知名度并不高的西部城市,1999年,云南省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争取到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举办权,这次盛会成功举办所带来的“注意力经济”效应,也为昆明带来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奇迹。<p>  昆明越来越漂亮了。 <p>把昆明“卖”掉<p>  2003年盛夏,当大多数城市处在热浪阵阵令人窒息的酷暑时,武汉人张先生一家来到了昆明。他们心情舒畅地站在西山龙门,看着脚下的五百里滇池和昆明城,惬意地享受着滇池的习习凉风,“这里的气候真好呀,电视上说得没错—‘昆明天天是春天’。”<p>  “昆明天天是春天”是昆明市政府出钱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语,这个广告语也是“营销昆明”的一个标志性口号。“营销昆明”是昆明市政府采取的以类似企业营销的方式“改变昆明经济,改变昆明精神面貌”的措施。<p>  出台这个措施缘于一次摸底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并不缺乏好产品,该市一大批工业产品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有的甚至是云南独产,但这些产品的普遍特征是重生产、轻营销。昆明市政府认为,昆明在生物、旅游、有色金属以及气候型工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p>  “既然昆明企业的不足是营销,那么政府就应该出面组织企业把它补上。”有关经济专家建议。<p>  2001年11月28日,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提出了“营销昆明”的新理念,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动,力图将昆明的各种资源按市场机制进行整合配置,同时也婉转地淡化着人们对昆明仅仅“作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的印象”。<p>  昆明市的一名官员解释说:“我们要撇开这种个性化的城市特色去进行综合性比拼,让更多的人看到昆明不仅有春天,不仅有旅游,还有在国内领先的优新产品。”<p>  “营销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准在于把城市‘卖’给‘城市的购买者’。他们包括居民、旅游者,各类投资者、各类采购者和从业人员、以及各种有购买能力的人士。”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说,“城市营销的意义决不仅仅简单停留在于对一座城市的介绍,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带动区域形象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腾飞。”<p>  “卖”掉一座城市,听起来是有点吓人,但昆明希望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到:他们的城市管理者正在转变职能,开始从修马路建大楼的动作中跳到了一座城市的制高点,用现代管理者的眼光来经营一座城市。昆明先后组织了上海、香港、越南河内、胡志明市和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地的营销昆明产品投资环境的专项说明会、洽谈会,与此同时,昆明市政府拿出7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昆明天天是春天”城市形象广告。<p>  “此举创了全国第一,”昆明市旅游局一名官员自豪地说,“我们更愿意让政府职能部门迎接入世挑战,主动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p>  按昆明市的计划,产品营销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把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产业和投资环境整合起来,结合昆明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独有优势,进行强有力的整合宣传营销,最终将昆明建成一个内生性极强的经济体。<p>  “然而‘营销昆明’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昆明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的一名官员说,“但这次是政府拿出钱来做广告,对昆明、对昆明市企业都有好处。”<p>  “昆明开始了一次没有任何参照的政府转型尝试,他们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把自己放到推动者、协调者和监管者的位置,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发现、协调、整合和营销整个城市的优势资源和企业。”分析人士指出,“他们试图将以前散乱的力量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整合成一个整体,一种合力。”<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6 05:18 ,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