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尔不必收购GE白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5:0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海尔正处于“临门一脚”状态,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里,一脚在世界名牌的门外。<p>  海尔现在正着力培育高利润产品,这样的调整再坚持两年,相信海一定能跨入国际知名品牌行列。这个时候去竞购GE白电,原本稳健的发展战略将平添变数。无论从美国家电业发展轨迹,还是从海尔有无收购可能,都能找到海尔不必竞购GE白电业务的理由。<p>  理由一:并购风险与企业现实需要<p>  实际上,海尔并购GE家电可能极小,这里的原因至少包含以下三点。<p>  首先是资金问题——海尔用于并购的资金从哪里来?以保守计算,收购GE白电最低也要50亿美元,这无疑是个相当现实的问题。<p>  2005年,海尔提出并购美泰,十多亿美元的要价最终让海尔功亏一篑;现在,面对50多亿美元的要价,岂非难度更大?<p>  退一步说,即便并购资金不存在问题,可以通过股市及财务战略合作伙伴筹措,那么,海尔拿下GE白电业务后,怎么办?<p>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中,TCL并购汤姆逊最具有代表性,几年下来,可以说得分不及格。并购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并购之后的整合却是特别难的。<p>  在医学上有种现象叫“溶血反应”,就是说,新输入体内的血液,如果和原有血型不匹配,将导致血液凝固,进而导致受血个体死亡。同样的道理,收购失败,往往是文化整合难度大。联想十多亿美元并购IBM,相对来说还算成功,但要看到,联想的整合能力远强于海尔。也就是说,海尔的并购金额更高,整合难度更大,风险更高。<p>  再次,即便前述两点问题都不存在,海尔有无并购GE白电之必要?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从海尔目前发展态势看,我个人认为无此必要。<p>  目前,海尔正处于整顿期。2005年底时,海尔集团销售额已经达到1060亿元;到了2007年底,这个数字是1180亿元。发展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海尔已经进入调整期。<p>  张瑞敏曾在不同场合说过两句话,可以验证海尔进行调整发展的深刻内因。其一是,海尔白电出身,家底薄、专利少、利润率低、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创新能力上与索尼、三星等国际品牌还很大差距;其二是,海尔品牌目前仍处于“中国名牌”向“世界名牌”跨越中,这跟其产品创新能力直接相关。<p>  确实,海尔小冰箱业务在美国极其成功。但要看到,美国市场是一个以大冰箱为主,小冰箱为辅的市场,海尔在美国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品牌,无法与西门子等大品牌平起平坐。<p>  同样,从海尔广告投放角度看,海尔要成为世界品牌的努力一直未放弃。在国外,我们常常可以在莫斯科、日本银座等地方看到海尔广告,这是海尔在为培育世界品牌做不懈努力。<p>  杨绵绵在今年两会期间曾经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海尔过去存在重数量轻效益现象,现在要培育高利润产品,要在产品档次和技术专利上下工夫。<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1 07:05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