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从“范跑跑”和“郭跳跳”看网络事件传播规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5: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联网的信息是海量的,网站数目也是及其庞大的。每个网民上网的习惯不同,所使用的社会网络工具也不同,而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如此庞大的网络,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如此复杂的网民构成,仍然会不定期的形成网络上的话题热点——能让大部分网民知道、关注或参与讨论的热点话题。<p>  近期来讲,比较典型的是“家乐福”事件,IM工具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次大型网络事件——民意,在这个事件中通过网络真实的表达并充分的传播。诸多传统媒体在对这个事件的报道中也多次提到了“帖子”、“网络调查”、“搜索量”等词汇。似乎通过这次事件,网民们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学会了借助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话语权。<p>  更近一个非典型例子是“512文传大地震”,说它非典型因为在这个事件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所有的门户型网站和所有的传统媒体的报道是被单一化的。如此“单一”的“高度”的信息覆盖,造成了当时的整个社会的唯一话题。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和门户网站在这个事件中起到的力量是巨大的。网民在这次事件中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所有网站的流量和所有UGC类型网站的内容量都出现了暴增。<p>  中国的网民正在逐步的活跃起来,网民越来越多的产于到网络社会活动中来,越来越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立自己的网络社会关系:<p>  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超过了4200W个(可能这个数字不太准确);<p>  天涯、MOP等大型社区纷纷获得了国际资金的亲睐;<p>  SNS社区一个借着一个兴起,光是校园这一块人群的争夺战就激烈非常;<p>  IM也不再是QQ和MSN两家独大的局面,诸多拥有各自优势的IM工具纷纷上线;<p>  ......<p>  越来越活跃的网民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热门话题,如此高关注度的一个又一个事件让商家看到品牌推广的机会,也让营销From EMKT.com.cn人看到了商业价值。于是“事件营销”、“话题营销”成了近期的热门字眼——所有的网民都成为了媒体资源,一个个话题就像CCTV1的黄金时段——足以让所有为品牌推广冥思苦想的人们兴奋不已。<p>  网络营销人做了许多的尝试,口碑营销这个新兴的营销模式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sonia曾经写过一些关于事件营销或者话题营销的文章,有批判性质的“红本女”和“兰董”,为他们只为获取PV而不顾品牌伤害的行为而遗憾;也有可以树立为成功典范的“封杀王老吉”。不论如何,网络话题事件的聚众效应和病毒扩散效应是不容置疑的,网络口碑营销对于品牌也是有极大的帮助价值的。<p>  近期在研究一些网络话题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们喜欢把一些话题叫为“XX门”。<p>   可能最早的“XX门”事件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没有官方数据支持),那个事件里的“门”是真实的“门”。而后变出现了老克的“拉链门”、DELL的“换芯门”、意大利的“电话门”、CGX的“艳照门”等等等等。<p>  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某一个事件叫为“XX门”?猜想,也许是在某次重大事件(这个事件可能就是“水门事件”)的传播中,媒体发现将一个复杂的事件描述,简化为几个字,更易于述说,更具有代表性和传播性。而大众在讨论这个事件时,“XX门”的叫法也让他们更快速的识别事件,并能快速的形成人际传播。<p>  当网路的“实用主义”(贾科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近日发布其年度调查报告称,与数年前相比,目前70%的网民上网后直接查阅自己想要查看的东西,而对网络广告及其他网络应用软件并不太重视;如果不能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资料,他们不会像数年前那样有耐心,而会考虑更换搜索引擎)迅速的发展起来之后,“XX门”的叫法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存在和发展理由:更便捷的搜索——人们在输入某个他们想获取信息的事件关键词时,不统一的叫法或不准确的描述可能会造成网民无法准确的获取信息。那么,一个被世人“默认的”、“统一”的叫法,可以快速的形成这个事件的统一名称,而让搜索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0 21:25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