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陆川电影《南京!南京!》首映典礼的差异化公关策略解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2 14: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4月16日下午,我受邀在北京广电大厦参加了陆川电影《南京!南京!》的首映典礼现场,17号一大早便看到了搜狐娱乐、网易娱乐等各大网络媒体上的专题宣传。18号晚又看到了央视电影频道对当天典礼的专题转播。但我纵观看来,这些媒体的宣传结果大多与事先的新闻通稿有点类似,无非是说许戈辉、阿丘、何晶、杨澜、敬一丹等强大的主持人阵容,和刘烨、范伟、高圆圆等演员阵容,还有陆天明、陆川父子的现场哽咽,田壮壮的现场支持云云,客观说这些都是稿子里事先写好的东西。而鲜有对现场所传递出来的年轻主创团队与厚重历史题材的强烈反差的深度分析。这不能不说是很多当天到场的记者比较偷懒所致,而张会亭却认为这一点恰恰是在整个录制现场中的重要思想调性。那么今天,我就根据自己当天的所见所感,从大型活动的公关策划战略和传播策略角度,来给陆川剧组提上这一醒。  <p>  不可否认,《南京!南京!》是一部具有厚重历史题材的电影,从其独树一帜的片名叠加和两个惊叹号就足以闻到它那让人紧蹙的历史气息。用当天现场敬一丹的话说就是,70多年前的南京题材的话题是很多年轻导演不敢碰也不太愿意碰的话题。但其结果却是成就了38岁的青年导演陆川执导的作品。现场许戈辉等主持人用深情到近乎煽情的方式重点渲染了摄影指导曹郁、美术郝艺以及执行导演赵海成和制片主任任杰等一群年轻创作班底。用本次首映礼开场时的宣传口号来说就叫做“年轻团队,青春华章”(印象中好像是)这一概念,现场的全部创作班底包括陆川本人在内,年龄都不超过38岁,甚至最年轻的郝艺当时进剧组时候只有23岁,该电影整整拍了4年,到现在为止他只有27岁。由此可见,在这部电影首映礼的现场,整个基调着重诉求的是“青春牌”——不超过40岁的年轻班底。以当年《可可西里》成功的写实风格为铺垫,以陆川本人八年的当兵经历等等,来逆向诉求1937年震惊中外的厚重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从过去普遍认为的“被屠之城”变成本片的“抵抗之城”,以此形成强烈的视角反差。并且这无疑也成为本片的一个因强烈反差而带来的很抢眼的卖点。  <p>  过去我们看到了张艺谋、冯小刚对《英雄》《黄金甲》《夜宴》等类似故事性较强的“伪历史题材”电影的驾驭,其结果自然是故事有余而历史不足,那么既然模糊了历史痕迹,客观说这种片子是好拍的,鲁迅有句名言“画鬼容易画人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鬼谁都没见过,所以就好画,而每个人是活生生的唯一体,所以就反而更难画。同样道理,故事性的电影题材可以信马由缰所以好拍,而历史性的题材由于具有很强的厚重性和真实参照,再加上又要顺应建国60周年国家主旋律的要求,所以更加难拍。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3 01:21 , Processed in 1.198069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