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广告评点] 茅台酒不应在两会上做“广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08:0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身为企业家的人大代表应否在热议国计民生的“两会”上发布自身的品牌和产品信息?身兼茅台酒厂副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三职的袁仁国就成了这种两会营销的践行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茅台酒从3月1日再度上调价格后,今年内不会再涨价。<p>  而在这一主题的统摄下,此公还继续强调“茅台酒生产周期为5年,目前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由于供不应求,假冒伪劣茅台猖獗,一直是困扰公司发展的问题”云云。对此,有观察人士认为,茅台发布的这种信息明显带有产品推介的性质,而热议国计民生的两会不应该成为企业的产品推介之所。<p>  单纯从营销传播的角度看,这种刻意凸显企业自身信息的言辞的确难逃广告的嫌疑,而且借助两会的关注度和媒体的互动传播实现了良好的广告效果,以至于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进行再传播——企业的广告正通过各种信息形式的变种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耳鼓。<p>  事实上,在两会的会场之外,各种形式的营销传播手段也早已被企业发明创造出来,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则是伊兰特和奇瑞轿车分别巧妙地借助人大代表试乘以及通过“两会指定专用车”等手段制造各种形式的新闻信息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字里行间。<p>  这说明,每年一度的两会所产生的巨大关注度已经对企业产生了品牌传播的价值,尽管在中国政治与商业具有很强的绝缘性,但商业传播却可以通过各种巧妙的形式渗透到政治活动之中,最为经典的一个案例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唐装亮相而掀起的那股唐装风潮。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借助政治事件进行商业传播无可厚非,而寻找政治与商业的有机结合点恰恰是对企业营销智慧的一种挑战和考验。<p>  除了这种借势传播之外,企业家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媒体关注度进行营销传播也是一种惯用的手段,因为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天然的代言人,尤其是在企业家成就了个人品牌之后,其个人品牌就可以与企业品牌产生互动,从而传播出更为丰富的品牌信息。<p>  因此,如果袁仁国在其它非政治场合推介茅台酒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若发生在两会上则应该令人深思了,此时的他,集企业家与人大代表两种属性于一身,而在两会这种政治场合,他的企业家属性应该退居次要地位并让位于人大代表属性,一言以蔽之,他在两会上的首要身份是人大代表,其次才是茅台酒厂的管理者,其所言所行也应该遵循这两种身份的主次而有所侧重。<p>  显然,他对茅台酒的这一番产品推介颠倒了自己两种身份的主次地位,以至于发布的信息成了茅台酒的广告,而不是一个人大代表应该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呐喊,也难怪有观察人士质疑这种做法与国计民生无关了。当然,这一问题也与中国目前的体制机制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并不是他个人的错,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家代表都没有把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放在首位。<p>  我们并不反对作为人大代表的企业家传播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信息,但这些信息的传播主题更应该与人大代表的身份相称,其实,企业家代表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企业与国计民生相结合,以参政议政为主,将企业信息放到次要的位置上,而不应该喧宾夺主。要知道,自己之所以有资格参加两会,不是因为企业家的身份,而是因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p>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xxdtg@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5 15:31 , Processed in 0.127007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