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是谁把华硕陷入两难困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23: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硕“敲诈门”事件已经在各大媒体纷纷扬扬。我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数年前的恒升事件。<p>  在那一场引人关注的恒升诉维权消费者一案中(在Google中百度一下,即可获知详情),最终以消费者王洪的败诉(一审赔偿50万,二审赔偿9万)而告终。<p>  恒升赢了,那公众的反馈与舆论评说呢?大家可想而知。一个最典型的声音是:既然敢告消费者,肯定是不拿消费者当回事,笔记本品牌多的是,大不了不买你的就是了。<p>  恒升90年代初市场占有率曾经在前三名以内。1998年销售笔记本电脑2.53万台,销售额3.6亿元,也是全国第一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但是1999年“王洪案”之后呢?只是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p>  现在的华硕案又进一步升级,从民事案到了刑事案。<p>  案件既然已经到了警方,我们自然不便于评说,而且内幕资料也无从掌握更多。<p>  我看到的是:华硕现在左右为难。以“敲诈勒索”报案,其结局是,无论该两名“嫌疑人”的“敲诈勒索”罪名是否成立,华硕的声誉都将大受影响。<p>  如果构成敲诈勒索,那么敲诈勒索的要件之一是“利用对方弱点缺陷索要财物”,承认了有“弱点缺陷”等于华硕的“芯片问题”有了定论,华硕的产品声誉大受影响。如果不构成的敲诈勒索,华硕的结局则会惨的很难看。<p>  是谁把华硕置入了两难境地?是华硕低能的公关手段。<p>  华硕处理危机,采取“向警方报案”的手段,是否最佳公关手段?如果被逼到了非报案不可的地步,华硕是否要做好充足的准备?<p>  企业处理危机,一般有五项原则:一是迅速反应;二是说真话、赶快说;三是危机处理小组全面介入;四,是邀请第三方协助调查;五是做好善后工作,尽快挽回声誉。<p>  按照这样的原则,华硕本可以不必如此被动。<p>  在没有报案,事件也没有披露之间(即危机预警阶段),华硕的做法应该是:<p>  1、主动查清事实,如芯片问题因自己行为所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无意说”“失误说”都是苍白的辩解),主动赔礼道歉,承担一切损失。然后查明惹祸的“测试芯片”来源,让所有的消费者有知情权,如果必要,可以召回。用主动姿态赢取谅解。<p>  2、如果因消费者要求赔偿的数额过高,自己无法接受,谈判不成,也不能草率报案了之,而是先与消费者协会联络,主动将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赔偿款,先行提存消费者协会,树立主动赔偿的形象。<p>  3、由消费者协会作为第三方机构协助调查,并见证事件处理全过程。<p>  4、上述步骤都做完后,就可以静观其变。无论消费者提起维权诉讼,还是向媒体曝光,华硕都会因事前的姿态与行为而占据主动,赢得谅解。无论两名当事人是否存在的行为与动机的瑕疵,华硕的主动行为都可以化解。<p>  中国的消费者群体,其实是世界上最大度、最宽容的消费者群体。如果华硕按上述思路去做,负面影响可以降至最低。<p>  而现在,已经到了危机的顶点了,消费者都从事情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芯片没问题,不赔就是了?如果赔偿金额谈不拢,不赔就是了?报警是为了掩盖什么?猜测的声音几乎一边倒。<p>  可笑的是,华硕竟然在关键时刻以沉默应对,理由是“进入司法程序,我们无权评说”。<p>  晕了。对于司法处理你无法评说,但对于最关键的“芯片问题”呢?如何面对公众?如何面对已经购买或即将购买华硕笔记本的消费者?<p>  无论有理没理,“说真话,主动说”的危机公关一定要做,并且要迅速出台善后处理措施。这是华硕可以亡羊补牢的机会。<p>  关注该事件的消费者群体是弱者,但他们手中的人民币是强者呵,货币投票的力量是无穷的。  <p>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著名品牌营销策划专家、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联系电话:13816697089;电子邮件:liweichina@vip.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9 09:09 , Processed in 0.088005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