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第三只眼看海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6: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尔一直以来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它创造了太多的辉煌,头上笼罩了很多企业都想不到的光环,然而,据2005年4月4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海尔的白色家电盈利乏力,海尔有可能面临产品策略的调整了!据该报报道,自2002年至2004年,在格力、美的、科龙、海尔四大家电巨头中,海尔的销售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基本都落后于其他三家,这对于以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得失成败的年代来说,未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p>  而据海尔透露,从今年开始,海尔将会调整策略,传统的白电业务将不再是唯一的重心,电脑、平板电视、手机和家居成为海尔未来发展的重点。<p>  那么,为什么海尔的起家业务会落后于人呢?海尔现在的这种战略调整又是否就能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呢?  <p>  多元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p>  海尔是中国企业的模范,过去是,现在也是,但是将来呢?海尔白色家电的盈利下降,其实质不是因为白色家电技术含量低,竞争者多,薄利行业,而是海尔多元化带来的苦果。勿庸置疑,海尔依靠多元化快速成长起来,现在成为世界级品牌,但是,这种短期的发展,会长期受益吗?<p>  多元化,是一个美丽陷阱,一开始企业能依靠原有品牌强势的影响力获益,尤其是品牌竞争尚未白热化的年代。但是随着多元化逐步扩张之后,多元化带来的苦果就开始慢慢彰显。企业多元化来源于美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通用。也许你会说现在通用仍然是世界500强之列,但是,通用曾经的苦果也是众所周知的。最近的例子就是惠普,当年卡莉上任的时候就是强调多元化,并号称在各个领域都要成为领导者,然而,事实呢?惠普只是在打印机(惠普起家业务)居于领导地位,pc市场也开始下滑(2004年较上一年下降0.7%,IDC数据),其他的行业更是失去其竞争力,卡莉的离任是最明显的结果。<p>  为什么多元化会成为大品牌成长的陷阱呢?<p>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市场之争,而是消费者的认知之争。以惠普为例,消费者对惠普的认知就是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惠普的专长,这一方面成就了惠普在打印机方面的业务,另一方面却削弱了在其他方面的认知。PC是戴尔的专长,软件信息服务是IBM、思科、甲骨文等的专长。如果说消费者选择惠普打印机的理由是因为惠普在打印机方面专业,同样地,消费者选择PC的时候就是戴尔了。还好的是,惠普并没有无限多元化,否则,打印机业务都难保。<p>  这也是联想为什么手机始终都做不起来的原因,因为联想不是手机,联想是电脑已经深深烙在消费者的心智中。<p>  同样,海尔在品尝了多元化的甜果之后开始无限多元化,从冰箱到空调、到电视机、到电脑、到手机、到热水器、到药业、到抽油烟机、到微波炉、到煤气炉……,海尔囊括了太多太多的内容,相关不相关的行业都有海尔的身影。然而在消费者心智中,空调有格力、电视机有长虹、手机有诺基亚、热水器有史密斯、微波炉有格兰仕、电脑有戴尔和联想等……,在消费者心智中,海尔什么都是,而又什么都不是,海尔的竞争力在哪里?<p>  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一个品类的产品能在消费者认知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多元化的结果使得海尔越来越模糊,模糊到最后失去了其个性。随着竞争的加剧,各专业品牌相继对海尔发起进攻的时候,海尔就会慢慢的招架不住,因为无论海尔有多大,海尔有多强,消费者只相信自己。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2 05:01 , Processed in 0.084005 second(s), 1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