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网络炒作:别样的市场假High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00: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的辽宁卫视春晚中,《疯狂炒作团》引人关注。这是继去年《疯狂粉丝团》大获好评之后的另一个以炒作为主题的讽刺小品,再次将“炒作”以娱乐的形式带入公众视野。  <p>  严格来看,炒作应该算是企业公关的一个分流,甚至有业内专家称炒作是公关的某种变态。其实不管如何看待炒作这种营销From EMKT.com.cn传播形式,它都已经成了众多品牌迅速打开知名度的捷径。  <p>  网络炒作穿越的两个圈子<p>  笔者记得在2005年美国营销专家杰伊•莱文森的《游击营销》曾经一度引起业内人士的兴奋,但是随后却销声厉迹,取而代之的是事件营销、病毒营销等形式,网络炒作也成为众多营销者言必称的术语。  <p>  要说炒作这一概念最早应该出现在娱乐圈,这点毋庸置疑。当时主要的手段包括闹绯闻、明星对骂、闹官司上法庭等等。其后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日益成熟,网络炒作顺势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网络草根明星的诞生成为明星炒作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的幕后推手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陈墨、浪兄、立二拆四等人。为了将网络炒作带来丰厚的收益,他们迅速成立了营销公司,帮助企业进行炒作。至此网络炒作的概念被引入到企业的品牌营销当中。有趣的是,辽视春晚的两个小品《疯狂粉丝团》和《疯狂炒作团》恰好分别映射了网络炒作从娱乐到商业的跨越。  <p>  不管是明星炒作也罢,企业炒作也罢,归根结底都是有意制造市场繁荣的幻象,然后吸引媒体及公众的眼球,实现炒作的目的。小品《疯狂粉丝团》中的职业粉丝就是制造市场假High的重要角色,他们是职业粉丝的一种,虽然不是明星的真正粉丝,甚至可能不认识明星,但是为了追逐利益会表现地像真粉丝一样,烘托现场气氛,制造假High氛围。还有一种职业粉丝是明星的铁杆粉丝,是整个粉丝组织中的意见领袖,他们一般为论坛明星版的斑竹,或者是明星后援会的会长,只是被经纪公司用金钱收编旗下,成为明星活动的组织者。这种商业手段收编受众中部分的“代言人”成为炒作的常规手段,毕竟在明星或企业与受众之间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立的,而在受众之中收编一部分人为之代言,无疑就能起到一个受众内部的拉动作用,再加上商业力量的推动,就能起到“里应外合”的炒作效果。  <p>  回到产品炒作上,魅族M9的炒作案例与小品如出一辙。2011年的1月4日,魅族M9在国内五大城市(北京、上海、珠海、深圳和广州)同时开卖,每个店内排队人数数以百计,让人们联想到当初苹果iPhone发售时候的排队场景,这本身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随后IT业内人士李易在其微博上透露,这是魅族花30万元雇佣水军进行的炒作,是在蒙蔽消费者。继而引起了李易与魅族之间的骂战。这一事件曾经引起一阵波澜,有人事后甚至称:这是魅族与李易就炒作事件本身进行的“再炒作”,目的就是提升M9的知名度。  <p>  可见制造市场假High的幻象已经是网络炒作的主要功能,它用极低的成本让局部的、小众的公众舆论演变成绝大部分的舆论。当然这种演变机制与公众的盲目从众心理、大众媒体的放大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p>  网络炒作的三个层次<p>  对于网络炒作,想必很多行家里手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笔者也长期关注网络炒作,大胆将炒作分为三个层次:即挑逗、挑衅和挑战。  <p>  挑逗是网络炒作的第一个层次,一般更多的是戏谑的成分居多,充满着引诱动机,大都以美女或者明星为噱头来吸引眼球。近期在网上转载率极高一则新闻就是运动品牌锐步在2月16日发起的无裤日活动。20多名衣着性感的“正妹”,在台北东区街头模仿海外“无裤日”活动,成功吸引众人目光。各大门户如新浪、腾讯等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同时也登陆上深圳卫视等电视媒体。这就是一次以“挑逗”为主要目的的成功炒作。此外,比如去年北京车展上车模兽兽成为酷6网主持人,苍井空出席网游发布会、拉手网在北京地铁外的比基尼美女推广等都是挑逗层次的炒作案例,就传播效果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9 19:20 , Processed in 0.103006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