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企划观点] 郑俊怀复出能给乳业带来奇迹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23: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离开乳业四年之久的前伊利集团董事长郑俊怀,在乳业和金融双重危机的寒冬中复出了。据悉,郑俊怀已经在呼和浩特引来40亿元的投资,准备再造一个乳业帝国。<p>  这位被许多人称为乳业“教父”的郑俊怀能否东山再起,并且承担起重振“结石”乳业的重任?<p>  凭着“郑俊怀”这三个字的感召力,吸引40亿的投资应该没有问题。我也佩服郑俊怀的胆识与能力,凭借执掌伊利22年的积淀,郑俊怀的管理能力、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最终做出一个有一定分量的企业也应该很有可能。但是我想,如今的郑俊怀要想重演牛根生当年“一飞冲天”式的奇迹已经不可能,由老郑担纲重振“结石”乳业的重任,则更是媒体和普通消费者一厢情愿的美好遐想和愿望,因为如今的乳业与老郑当年呼风唤雨的时期比,已是时过境迁,人是物非。<p>  首先,中国乳业的市场格局已经是多个巨头多元垄断的天下,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强度大大增强,已经远远不是郑俊怀带领伊利一家独大、轻松领跑的时代了。郑俊怀要面对的对手都是重量级的。<p>  伊利创业时,全国乳业的格局是地方割据,各自为战,每一个地级城市的本地企业都有一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固守着,谈不到有谁做全国性品牌与整合营销传播,近乎自然销售。<p>  到了蒙牛创业时期,全国也只有伊利一家独“大”。但是那时的“大”简直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伊利的销售额才12亿元,那已经在全国牛得不得了。而现在,蒙牛已经与伊利平起平坐,并且蒙牛和伊利每家的年销售额都在百亿以上,接近成为双寡头局面。<p>  稍懂企业竞争的人都知道,双寡头市场结构最稳定,市场最成熟,后来者最难插足。而且现在第二阵营的光明、三元、新希望等也不可小觑,还有坚守区域市场阵地的完达山、夏进、古城、银桥、天友、辉山、燕塘等。所有这些企业全都经过价格战、原料战、无抗战、禁鲜战的洗礼,其规模与成本、战斗力和抗挫折力都是响当当的。郑俊怀想从他们身上跃过去,并非易事。<p>  第二,消费者更加理性和慎重,对新品牌更加冷静,挑战者要经受更多的挑剔和挑战。<p>  三鹿事件像一把利剑,捅破了最严重的行业潜规则,捅破了品牌底线和道德底线,也捅破了消费者的信任底线。后三鹿时代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和挑剔,新品牌有你不多,缺你不少,价格战早已经打到底了,新品牌凭什么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郑俊怀不会看不到他所面对的未来坎坷的路。据说,他把他将要创立的新品牌命名为“新长征”,已经把他的心态尽露无遗。但是“新长征”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乳业品牌名称,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结和理想主义色彩,这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或者想借此讨得消费者的同情进而施舍垂青?这显然是蹩脚、幼稚和无效的。消费者不相信眼泪。<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2 16:18 ,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