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上市公司“染指”P2P:噱头大于实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2:3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章由中国快律www.solvso.com整理发布!        据统计,今年截至7月1日,A股市场有60家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投资、设立或间接关联了36家P2P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选择涉足P2P领域,就是因为可以带来直接的股价暴涨,也就是所谓市值管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很火,一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就会做出转型或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姿态,即便有时合作内容很空,甚至日后合作流产,公司并没有真正转型做P2P,自身的经营业绩也没有出现明显转折,但在发出收购等公告后也能拉动其股票大幅上涨一段时间。
        在上市公司涉足P2P中,较典型的案例比如熊猫金控。去年7月1日,熊猫金控宣布旗下P2P平台银湖网上线,彼时,熊猫金控的股价为11.03元/股,到今年3月,其股价已达36.63元/股,涨幅超过200%。今年4月20日,停牌中的熊猫金控公告称,拟购买P2P平台你我贷51%股权,不过其后又宣布放弃收购。6月18日复牌前一天,熊猫金控又公告称,拟募资30亿元投向互联网金融,随即带来四个一字涨停。
        某平台总裁唐学庆表示,上市公司如此青睐P2P,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上市公司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而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布局;第二种情况则是追赶“互联网+”的风潮,为自身提供市场炒作的题材。一个大致的判断依据是,如果该上市公司原本所处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关联度较弱,它涉足P2P就很有可能是一味跟风,这只会助长泡沫的聚集。
        投之家CEO黄诗樵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些优质的P2P平台其实并不想被上市公司收购,想被收购的多是近一两年通过洗牌可能会被洗出去的平台,这是由于P2P平台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很多种,上市公司并购只是其中一种融资方式,经营好的平台,因为是卖方市场,可以有其它更好的融资方式(比如纯财务投资的机构,不涉参与经营管理),也有好的谈判条件(比如不需要签对赌条款)。想被收购的平台因为经营压力较大,希望能引进上市公司股东提升品牌和信用,做大规模,但是势必会牺牲一些条件。
        唐学庆则表示,一些规模小、发展慢的小平台考虑到生存问题,想抱上市公司的“大腿”。不过投资和并购应该是两相情愿的事,上市公司从业务开展的实际出发,更倾向于牵手那些交易规模较大,运营良好的大中型平台。上市公司与P2P的合作,最主要还是得看平台对产品风险的控制,以及收购者上市公司对被收购者P2P平台的风险控制。
                                
                        <li class="tags">文章关键词:                                                上市公司                                                P2P                                                                                        <li style="font-family:KaiTi;font-size:16px;color:#666666;">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i style="width:680px;margin:20px 158px 0px 158px"> 文章转自铜陵新闻网文章结束,多谢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25 00:5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