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企划观点] 商业札记:零售业“两会”代表众生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08:5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3月3日开始的全国两会足够让媒体们热闹一阵子。沉寂了一阵的商业记者似乎也迎来了春节后一个短暂的新闻高潮: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p>  媒体最关注的仍是那些往年活跃的代表委员。当然,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很多时候,对于有着企业家身份的两会代表而言,企业的公关部门无一例外会早早做好传播方面的准备与策划,主动或制造机会让老板与媒体记者们进行亲密接触。所以,丝毫不用担心这些企业家们的议案提案没地儿传播。<p>  征税电商没商量<p>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自然逃脱不了媒体的视线。<p>  果然,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当天,《中国From EMKT.com.cn企业家》杂志的微信就以 “苏宁张近东上两会,三提案招招逼阿里”为题,率先公开了其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文中指出“张近东又抛出了三个提案:电子发票、母婴食品、信息安全,仍旧是招招指向马云的淘宝。根本目的‘你懂的’”。<p>  “你懂的”这句话从全国政协发言人吕新华的口中一出,又一次成为了网络热词。不过,此“你懂的”却非彼“你懂的”,张近东的提案既是从商业行业角度出发,也是为了扼制竞争对手,同时还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多政策空间,可谓一石好几鸟。<p>  在张近东今年的提案中,关于电子发票的提案内容是:“加快法律法规对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进行界定,明确赋予电子发票在报销、核准上的法律效力,并尽早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以便更好地推动电子发票的尽快普及。”<p>  既然是有所指,就不能过于明显。所以,张近东的提案中指出,电子发票对于B2C电商来说主要的好处是节省了纸质发票的打印成本,仅苏宁大概每年就能省掉上千万的成本。不过,《中国企业家》的报道话峰一转“电子发票真正的妙处却是为了加强电商征税,这和张近东去年的提案异曲同工。”<p>  说到电商征税,就不能不提去年的两会上,除了张近东,全国人代表、步步高商业集团董事长王填也以议案形式建议向电商征税,全国媒体几乎倾巢跟进报道,引起业界强烈反响,被视为是传统商业企业对电商最强的一轮“攻击”。对于征税的指向性也非常明显:大部分垂直电商和实体零售企业开设的网上零售业务一直在纳税,不纳税的主要是类似淘宝这样的平台型电商。<p>  针对这样的指责,淘宝在其官微把这样的提案上升到扼杀年轻人未来的高度来搏取舆论与公众的理解:“我们不反对电商征税,但我们反对在今天这个时期征税。对辛苦创业的个人小店主征税,对年轻人的就业征税,对年轻人的希望征税,对年轻人的未来征税。”并称,“人大是个参政议政的平台,不是一个哭诉抱怨的平台,更不是一个趁机打击的平台。两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哭诉,更需要完善社会责任,也需要一种能力和胸怀。您说呢?”<p>  对于向电商征税,零售业的两会代表中不会仅仅只有张近东和王填两人在奋战。同样是在2014年3月3日,离全国人大会议开幕还有两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邯郸阳光集团董事长韩玉臣就“迫不及待”地做客了长城网《聚焦全国两会》专题访谈,直言“电子商务之所以发展比较迅速,其中一个因素是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它低的原因是因为不纳税或者少纳税,这样比较起来就不是在同等的起跑线上经营。”<p>  韩玉臣在访谈中再向电商征税“宣战”:“去年美国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网上销售纳税法案’,那就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就是要规范地进行管理……希望通过今年的会议进一步使我们的决策机构,使我们的国家税务机构能够看到这个问题的意义,因为关系到整体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p>  王填今年的议案中没有电商征税的内容。但3月6日,这位人大代表中的“三朝元老”(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对记者表示,中央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过批示。全国人大已将电商征税纳入立法议程,这意味着“向电商征税已没有悬念,只是时间早晚问题。”<p>  其实早前就有媒体报道,201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召开电子商务法起草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首次划定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时间表”,即从起草组成立至2014年12月,进行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形成立法大纲。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开展并完成法律草案起草。<p>  这就意味着,在一年多的争论之后,不管是“您说”还是“我说”或是“他说”都没有用了。电商征税将给淘宝这样的平台型电商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淘宝的900多万卖家而言,或许几年之后,就将迎来史上最残酷的厮杀。对于中小电商尤其是淘宝小卖家而言,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一切以提升利润率为标准。<p>  然而,除去传统商业与电商在这一问题上的相互博弈。更应该深思的是,征税是必要的监管和促进电商规范发展的必须举措,但政策的制订者也应该考虑到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区分电商个体户与电商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让一些微利的电商能有机会在征税后有生存下去的机会;三是以淘宝900万卖家为例,哪怕其中30%的卖家因为征税而无法继续做下去,这一部分影响到的就业和社会问题,如何疏导并加以解决?<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5 11:55 , Processed in 0.092005 second(s), 2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