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步步高缘何折戟生活电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01: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步步高退出生活电器原因,其内部高层一方面声称“损失的确很大,但长痛不如短痛”,另一方面又说“退出的原因并不是外界所说的竞争激烈和经营亏损。”如此前后矛盾的说法,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p>  步步高全面退出生活电器,究竟是什么原因?传递了什么信号?  <p>  微波炉行业的先烈  <p>  谈这个问题,不妨将视线拉到2007年6月15日。在这一天,从品牌到研发、从生产到渠道可谓是实力出众的家电大佬海尔,宣布关闭微波炉生产线,正式退出微波炉市场。原因在于微波炉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美的和格兰仕两家企业在微波炉市场的占有率之和超过了80%以上,而海尔微波炉产量较少,没有成本优势,盈利不佳,不得不退出生产,转而以OEM方式为海尔大家电冰箱、洗衣机提供礼品。<p>  微波炉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产品进入门槛低,各路资金特别是家电企业纷纷进入此行业,市场迅速膨胀。而国内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开发吸收能力也不高,只有在产品外观、功能和宣传上恶战,市场竞争异常惨烈。<p>  这种行业内先天性的基因,造成只有通过规模化来形成成本优势才能生存。格兰仕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在本世纪初主动发动价格大战,进行行业洗牌。之后行业利润锐减,未占先机的一些投机型企业纷纷关闭,即便是像LG、三星这些国际巨头,也扛不住格兰仕的狂轰乱炸,被迫从中国黯然离场。<p>  炒股炒成股东  <p>  微波炉行业的这种发展,是中国产业发展中典型的“一窝蜂”,即某个产品通过研发或者从国外引入后,初期的丰厚利润吸引各路资金和各个厂家“一拥而上”、“大干快干”,这种资本和生产的迅速聚集极大地缩短了新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将产品快速推入到成熟期。<p>  在“一窝蜂”的发展中,各厂家能获取的利润并不相同:尝鲜的第一批企业,如九阳豆浆机,由于掌握了行业发展主导权或核心技术,在产品导入期一般都能享受较好的利润;受丰厚的利润吸引,一窝蜂进来的各路厂家和资金的企业,也能分得在成长期市场容量的爆发性增长的一杯羹;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进入企业的不断增多,整个行业进入残酷的价格竞争,利润直线下降,洗牌开始,最后进入寡头竞争。<p>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国内民营资本可进入行业受到过多限制虽然是主因,企业“浑水摸鱼”和“捞一把就走”的动机也不能小视,特别是那些在国内已经形成一定知名度并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品牌。这些品牌,不去研发产品,不去引导市场,不去培育客户,只等产品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时,才携大量资本入市,以追求其品牌溢价,做得好就赚,做不好就退。<p>  这种“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游击战心态和赌博心态,从资本逐利的动机上说无可厚非,从战略战术角度上说也有道理,但是众多厂家忽略了产业发展的延滞性和资本抽逃的难度,一旦行业内领先企业挑起价格战主动净化市场,进入寡头竞争阶段时,那些想“捞一把”的高不成低不就知名品牌,本想着炒一把玩个短线,却“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想留不成、想走也难,是进亦忧退亦忧,出现步步高那种长痛和短痛的考量,自然是毫不奇怪了。<p>  反观步步高生活电器所生产和销售的四大类产品:电磁炉、豆浆机、电压力锅、电热水壶,其发展和微波炉几乎一脉相承,丝毫没有摆脱“一窝蜂”怪圈。以豆浆机为例,自从10年前九阳将豆浆机推入市场,国内知名大小家电企业如海尔、美的、荣事达、欧科、东菱、苏泊尔争先恐后地挤入这个市场,少有技术创新,一味地想通过资本来聚集规模优势,靠廉价生产力模仿跟进,行业内厂家过多使得豆浆机行业整体利润下降,乃至面临行业性亏损。<p>  当美的豆浆机加大湖南卫视这些空中媒体造势,并辅以频繁地大面积促销来追求更大市场份额时,豆浆机市场洗牌不可避免地降临。步步高也尝试过在江苏卫视等媒体造势与美的PK,但这种正面“攻防战”已经偏离他们进入行业的本意,坚持下去并非明智之举,这点应该是步步高在此刻选择退出的直接原因。<p>  从这个角度看,步步高退出小家电传递出的第一个信号是:小家电产品即将进入寡头竞争时代,行业洗牌在即。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6 01:14 , Processed in 0.148008 second(s), 22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