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PPG陨落曲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07:3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2C从来不缺神话!<p>  网络再一次彗星般的缔造了一个新的成功品牌——PPG。没有实体店,没有中间商,没有厂房,当然也没有壁垒,这个把直销引进了服装行业的哈雷彗星,在上海滩的上空却顶不住自身激进的轻狂、同行竞争性的绞杀,以及舆论始终若隐若现的质疑,把一切消费者和行业赋予的光鲜感挥霍一空后,2010年3月,PPG这个彗星一样光芒的直销激进者,在历经了4年零5个月的辉煌与曲折之后,终于陨落上海滩!<p>第一战 初入之战<p>  2005年,有着蓝衫(Lands End)营销From EMKT.com.cn经验上海籍旅美青年李亮决定借鉴蓝衫B2C模式,回国创业。<p>  ★拷贝Land’s 牛津突破<p>  在李亮创建PPG之前,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等一批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崛起,B2C(互联网直销)风起云涌,国内著名服装品牌雅戈尔(Youngor)甚至也筹划B2C模式。李亮决定速战速决,打一个抢位战。<p>  对比服装业特点后,李亮决定在以男士衬衫为经营重点,男士衬衫不象其它服装那样挑剔性很大,成本高昂。这也是蓝衫的经验,李亮对此轻车熟路。<p>  李亮知道,在美国IT公司的大部分职员,大到工程师、高管,小到普通文员,都习惯性的身着牛津纺衬衫,受欧美流行的影响,国内不少人也以身着牛津衬衫为时尚,对比了中国消费心理后,PPG决定以牛津纺衬衫为突破口,主打牛津纺概念。<p>  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兴趣,PPG在蓝衫邮购目录资料中,精挑细选出适合PPG产品的画面和表现方式,然后交由摄影公司和设计公司,进行拷贝,完美地复制和临摹,不但节约了PPG的成本,而且还很好的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美式文化和风格。<p>  为了塑造出高品质的印象,PPG还刻意打造自己的国际背景,宣称中国PPG是美国特拉华州的PPG在华投资的子公司。PPG经营的服装均为1973年起畅销全美的经典款。<p>  ★ 轻装入市 低价截杀<p>  为了降低竞争成本,PPG融合了蓝衫和戴尔的直销经验,将衬衫的生产交给长三角地区的3家服装企业贴牌代加工,而物流配送、质检等环节则全部进行外包。<p>  PPG只保留设计、质监和直销的功能。<p>  而与消费者的对接, PPG则以网站和给消费者邮寄广告为主,消费者通过带有产品名称的目录和图片获得产品信息后,然后通过互联网或呼叫中心订购服装。<p>  因为没有工厂,PPG比传统服装企业节约了大概20%以上的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终端店面,PPG又省去了20%左右的渠道的投资;<p>  物流的外包又比传统企业降低了20%左右的成本。<p>  总体算下来,一件质量相同的衬衫,PPG要比同类品牌节约将近60%的运营资本,有了这个优势,PPG毫不迟疑的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把衬衫价格定位在99~150元之间,而当时国内主流男装衬衣普遍的价位在200~300元之间。<p>  战果<p>  ——首战告捷 <p>  由于原封不动的照搬蓝衫(Land’s End)的视觉表现,消费者看到的是纯正的美式生活方式表达,这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与国内的竞争对手们产生明显的区隔。PPG透射出的种美式文化,像好莱坞大片一样,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99元,打破了消费者对于购买PPG衬衫的心理防线,中国中产阶级的价位无疑一针强心剂,加之中国内地的消费人群,对欧美的流行时尚,有着非同一般的崇尚心态,牛津纺卖点一经推出,便一炮打响,2005年10月24日开业当天就赢利1万多元。<p>  此时,国内正值大众消费品市场疲软,国内衬衫行业更显示出供过于求的迹象,而网络营销的风起云涌混合着PPG的光芒,给传统服装模式带来了极大冲击。<p>第二战 提速之战 <p>  (2005年12月——2007年6月)<p>  凭借着较低的营销成本和超低的零售价格,PPG迅速赢得了市场,但是2005年11月,PPG还是遇到了资金压力,因为前期的投入,PPG早期的2000万美元固定投入很快清仓,增长速度放缓,为了维持住旺盛的成长势头,PPG决定借助外来资本和广告进行发展大提速。<p>  ★广告拉动<p>  2005年12月3日,PPG投资100万元在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各频道投放电视广告,但是,PPG一时又无法支付出足额的广告费,PPG和两家电视台的广告代理商唐神广告公司进行谈判,按照约定,PPG应先支付唐神一半的广告费,然后等广告播出后在7日内再支付剩余50万元款项。虽然资金不到位,但凭借李亮出色的说服能力和对PPG未来赢利能力的相信,唐神广告公司接受了PPG的欠款请求,PPG先支付7万元,剩余93万元在广告播出2个月后偿还。<p>  凭借着地毯式的广告轰炸带动,PPG在上海当月销售提升30%。而且不断出现断货的消息,每天近数千件的缺口,李亮不得不催促上游厂商加班生产,并且将上游供应商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5个。<p>  广告的放大效果增添了PPG的信心,包括总裁李亮在内的PPG所有员工也感觉到了广告的投放的巨大作用,PPG决定再次增大广告投放力度,但资金却是一个难题,原定于在2个月内偿还唐神广告的广告费用,也在PPG周旋下拖延。<p>  ★风投助阵<p>  出于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和资金不足的前提下,PPG开始寻找风投帮助,2006年8月,TDF和集富亚洲两家风投公司给PPG注资2000万美元。<p>  有了风投助阵,PPG如虎添翼。<p>  2006年12月,PPG将广告规模铺展到全国,北京、上海两地的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分众传媒、框架传媒分布的楼宇、超市卖场、地铁,PPG的广告铺天盖地,主流媒体《南方周末》、《参考消息》、《读者》上PPG的广告也像洪水一样涌现。<p>  但是风投的注资,并不足以维持将近亿元的庞大广告开支,PPG继续采用借钱营销的策略,一边继续拖欠唐神等广告商的钱,一方面说动上游供应商和送货公司,采取滞后付款模式,集中力量将资金用在广告的投放上。而无论上游还是下游PPG的合作伙伴,均被PPG的上升势头所吸引,纷纷支持PPG,PPG的人气空前繁荣。<p>  战果<p>  ——全线飘红<p>  PPG当月销售7000件。接下来的07年1月、2月、3月连续创造了月销售1.5万件的奇迹,一举超过日均1.3万件雅戈尔的销量。<p>  凭借广告的拉动,PPG的定单不断涌向那些贴牌企业,PPG定单增加了3倍,此时为PPG生产的企业也达到7家,而且在这个阶段,风投公司纷纷看好PPG,盈创投、集富亚洲和凯鹏华盈决定为PPG增资5000万美元。随着销售记录的不断刷新,PPG的B2C模式开始被媒体和同行神化,甚至被称为服装业的戴尔,PPG被捧上了神灵般的位置。<p>  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PPG总裁李亮也开始变得轻狂起来,李亮开始在多种场合宣称,PPG已经成为男士衬衫的老大,如果有人超过PPG,除非再有一个李亮。<p>  在大好形势的鼓舞下,PPG将广告预算增加了1倍,PPG估计秋季衬衫还应该有一个爆发性增长,PPG决定增加3倍备货,应对2007年下半年的销售高峰,一举奠定自己在男士衬衫领域的龙头地位。<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5 12:03 , Processed in 0.108006 second(s), 22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