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浅谈“达人公关”--如何取胜于口碑营销的主战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00: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一位同事,曾经在my space上随手经营过一片“博客”,用极幽默的语言,写些风花雪月,吃喝拉撒的生活小事,即没有明星隐私,也不报股市小道,照样引来无数女青年每天像考勤一样到他的space报道。  <p>  有一次,他在博客收尾时,顺手替一位卖蜂蜜的朋友做了一个小广告,几周后朋友喜报说蜂蜜脱销;他数度在博客中软性植入某饭店的情报,因为该饭店老板是他铁哥们,据说该饭店之后屡屡满座,很快去开分店了。据他说,从这两段广告经营中,他也只得到了蜂皇浆数罐和免费餐几顿,绝对没有其他提成。  <p>  后来,该同事打算收心一门心思经营业务,他觉得博客中嬉笑怒骂的文艺痞子样子不利于巩固其专业营销From EMKT.com.cn人的形象,因为很多客户挂了他的MSN,也会踩他的space报道。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向粉丝告别,收了摊。很多人怅然若失。还有一个资深的Marketer一本正经的说:“他这样做不明智。在这个2.0时代,影响力是人最重要的财富!”   <p>  确实,在目前的营销界,口碑营销是最热的话题,“达人公关”是口碑营销的主战场,“网络达人”们凭借其超强的影响力,成为被极度追捧的对象,“大达人”--诸如“牛尔”“小P”老师等达人,已经红到了拥有了以自己的名义开发的产品;而“小达人们”也被美容界、时尚界、数码界、汽车界等各路Marketer们追赶着,出席发布会、试用会、试驾会,忙的不亦悦乎。有些达人所收取的发稿费,已经高于某些媒体的稿酬了。  <p>  然而,前不久在众引传播为美国品牌“宝拉珍选”策划和发起的“成为中国的化妆品警察”这一活动中,接近50位“网络美容达人”为宝拉珍选撰写了近百篇博文,所有的达人都分文未收,有的达人还热心的在博客首页、微博、IM上大作推荐。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的博主见面会中,更有70几位达人同“宝拉珍选”的创始人宝拉培冈讨教护肤经和创业经,很多达人更是在见面会后在博客中发表了“宝拉专访”。接近2个月同达人的互动,直接带来的效果是官网和淘宝旗舰店的访问量上升近4倍,而注册会员数更是上升了2倍。配合适当的促销机制,活动月的销量上升了130%!   <p>  对于所有的品牌来说,免费的达人口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100%的销量上升更是梦寐以求的结果。但是,纵然大品牌愿意为达人的口碑挥金如土,到位的宣传和销量的飙升却往往可遇而不求?原因何在呢?  <p>  很多品牌主,都将“达人公关”同“媒体公关”划上等号,在维护模式上,采取千篇一律的“新闻发布会暨试用(驾)会”,措辞严谨的“新闻通稿”,“车马费”这老三样,而忽视了“达人”同“媒体”在本质上的区别:  <p>  1.“达人”是个人;而媒体,纵使品牌主接触的可能始终是某编辑,但后者始终代表媒体这一“机构”;  <p>  2.“达人”是出于兴趣在写作,有灵感就多写,无灵感就少些或者不写。优秀的达人对文章的质量重视远高于数量,实际上他们往往认为个人声誉是博客质量的背书。他们通常抵触“被收买”,因为个人声誉是无价的;媒体会有固定的选题单,比之“达人”的状况,可谓“不得不写”。  <p>  3.“达人”没有经验指标,行文落笔,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可以毫无顾虑的说某产品的是非;媒体编辑的文笔往往需要中立,同时也会因为面临经营部门的压力或约束,作出取舍。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9 08:12 , Processed in 0.089005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