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富商务通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广告评点] 真情到永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03: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告的发展历程,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经济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的嬗变历程。我认为,物质贫乏时期的广告,其使命是“告知”;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广告的使命是“感知”。尽管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以西方的广告理论来指导广告运作,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的广告表现主流仍然是中国式的内心的感动。所以,外资广告公司要求员工在中国做广告传播,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篇著作,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p>  广告的力量,在于直击人心的来自生活的真情的感动。<p>  日用消费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广告表现也颇令广告人头痛。以洗衣粉为例,汰渍、奥妙、雕牌、巧手、活力28、立白、传化------仅全国性品牌就数不过来。和洗衣粉差不多,洗衣粉广告的同质化也相当严重。在洗衣粉的CF片里,我觉得有两支可圈可点。一支是雕牌透明皂“老太太篇”,其亮点是生活化场景的表现:老太太一边洗衣服,扬起手里的雕牌透明皂,诉求该产品的利益点“实在、耐用、洗衣服不褪色”,非常自然可信,老头在旁边做出了一个戏剧化的从眼镜上方看老伴的俏皮动作——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在短短的15秒之内得以完整的刻画。另一支是“帮妈妈洗衣服”篇,小女孩在妈妈下岗找工作的时候,想到要为妈妈做点什么,想起妈妈曾说过雕牌洗衣粉用一点点就能洗好多衣服,特别省钱,并用稚嫩的文字来表达“我也能帮妈妈干活了”,标版是雕牌的传播主语“只选对的,不买贵的”——说实话,第一次看这支CF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最近,在广告专业刊物上看到对这则广告的批评,主要是认为其诉求对象模糊,不知在对谁煽情。我认为,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此CF抓住了当前中国的“下岗”这一社会热点,以此为背景,以母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为故事元素,雕牌洗衣粉在里面扮演了情感催化剂的角色,其目标受众正是雕牌的主流消费群体——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并且,这支CF很好地阐释了雕牌的价值主张“只选对的,不买贵的”。这样的情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与道德评价标准,所以是会打动人心的。<p>  耐用消费品广告表现也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象VCD广告中的真功夫、好功夫、真的好功夫、苹果熟了、玫瑰开了------搞得消费者难以分辨。在比较成熟的家电行业,再去诉求产品的品质已经是很没感觉的做法了,如何提升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我看还要走情感路线。容声冰箱的一支CF,可称做情感路线中的翘楚。一台旧冰箱,陪伴一个家庭历经生活的种种况味,妈妈操持着这个家,对老冰箱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儿子想买台新的,但妈妈不让。儿子结婚时还是为妈妈买了一台新的冰箱,脸上多皱的母亲绽开了笑容,“旧的不去,新的还是来了。生活在变,容声品质不变”。我们的生活与情感里积淀了太多这样的东西,当有人把它提炼出来,并生动地展示出来时,我们的心弦被拨动了,情感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不是吗?生活的每一步都在追求更新、更好,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子女对母亲的爱,“为了母亲的微笑”。看过这支CF不久,我买冰箱时选择了容声,在购买耐用品时被广告所左右,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它真正地感动了我。<p>  新、奇、特的东西当然是创意,能把生活中最为人性化的方面、真善美的方面表现出来,当属大创意了。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的一段精辟论述足以值得广告人深思:“10亿年来,人类的本性从未改变过,再过10亿年也是这样。只有表面的东西会改变。谈论人类的改变是很时髦的东西,但一个传播人应注意的是不变的人性。人的言语能掩饰他真正的动机,但你必须从中发掘出什么是人类的原始驱动力、什么是行动的本能。如果你知道这些,便能切中核心感动他。有件事是肯定不变的:创作人员若能洞察人类的本性,以艺术的手法感动人,他便会成功。”<p>  编者歪论:<p>  可能像我这样的人不会太多,但我一直对雕牌洗衣粉的广告“帮妈妈洗衣服”篇不太感冒,虽然它在广告界是好评如潮。我承认它能打动人心,仅仅是打动而已,但它引不起我的购买欲望,我不会去买,原因如下:<p>  以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的观点来看,现阶段(打工阶段)我是不敢去买雕牌洗衣粉(因为老婆不让),每次买洗衣粉(典型的小男人,呵呵)之前,老婆总要唠叨两句:不要贪便宜,你的衣服那么脏,不用好的洗衣粉哪能洗掉啊,衣服不是你洗你不知道累,贵洗衣粉和便宜的洗衣粉的洗衣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我不敢去买。<p>  等咱有了钱(那是很遥远的事情),我也不会去买雕牌洗衣粉,因为我怕“下岗”,虽然我不迷信,但我对广告中女主人公的“下岗”经历记忆很深,所以我不想勾起不愉快的记忆。我要买的是去污能力强的洗衣粉,同时还要带给我好的感觉,如香味、不伤手、广告中的印象等,所以我会选择能带给我此种感觉的品牌。<p>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电子邮件:yitu123@s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拘留所|冠富商务通

GMT+8, 2025-5-18 03:46 , Processed in 0.068003 second(s), 15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HCMS Version 2.0

© 2008-05-14 guanfu.ne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